清明節的所有詩?今天是清明節以前,我們老家的習俗:,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清明節的所有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今天是清明節。
以前,我們老家的習俗:
春節前後上墳,拜祭祖先。
過年這一天,擺好酒席,先敬天地供奉先人,然後親朋好友與家人才能入席就餐。
而清明節,則去祖先墳頭插上紙幡,紙幡多為白色,也有其它顔色的,稱之為“挂青”,意為“挂念親人”。
近年來,受網絡影響,人們便逐漸習慣清明節前後去上墳,燒錢化紙,鳴放煙花爆竹,祭奠祖先。
有人認為,清明節是悲哀悲傷的日子,不能向他人問好、祝福,也不能唱歌、跳舞、娛樂。
這是一種誤解。
今年,我們老家所在市出現了新冠疫情,據說是從上海返川人員帶來的。
于是,清明不能回老家挂青了。
但今年春節假期我們已經回家上墳了。
所以,便在綿州遙祭祖先、遙祭父母!
相信父母在天之靈,也能理解兒女苦衷,原諒後輩的。
今日上午去草溪河畔采摘了一些紫雲英嫩尖為食。
下午,我心有所感,便胡謅幾首小詩,抒發心情。
注:本文圖片,部分源于網絡。
1
春節前後祭祖先,
清明墳頭挂素幡。
老家習俗原如此,
近年清明化紙錢。
2
孝德為尊世代傳,
血緣親情比蒼天。
雙親在世多敬孝,
先人不在常祭奠。
3
紙錢化灰已遲晚,
刻木事親太荒誕。
身前盡孝乃正道,
死後祭奠為思念。
4
清明感念不傷感,
先烈永垂多緬懷。
後侪秉承前人志,
應效鲲鵬躍九天。
5
近日老家疫情染,
回鄉挂青難兌現。
疫情防控非小事,
綿州遙祭了心願。
6
惟願鄉親多防患,
打赢抗疫攻堅戰。
病魔終有湮滅時,
神州大地盡歡顔。
7
昨夜小雨酥如綿,
今日踏青草溪畔。
釣翁揮杆擾碧水,
陰霾消逝露藍天。
8
雲英滴翠碧如蘭,
采摘嫩尖與湯煎。
清香入口清明味,
思緒紛紛入詩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