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肥胖的判斷需要計算體重指數(BMI):
體重指數BMI = 體重(kg) ÷ 身高的平方(㎡)
例:假設一個人體重50kg,身高1.6m。BMI=50÷1.6÷1.6≈19.5
下圖為BMI中國标準 如果不會算,可以網上找到BMI計算器。
BMI判斷是否肥胖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對于僅肚子大的腹型肥胖人群,所以推薦BMI結合腰圍共同判斷。
如果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則屬于腹型肥胖人群。
肥胖乃萬病之源
2018年5月權威雜志Morbidity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顯示:
1
在美國,有5440萬成年人被診斷有骨關節炎。在患有關節炎的成年人中,32.7%和38.1%也分别有超重和肥胖。相比沒有關節炎的人群,骨關節炎患者人群中,肥胖的人更為常見。
1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一項科學研究顯示,肥胖令美國關節炎患者日益增多,肥胖使關節處增加額外壓力,肥胖者患膝關節炎幾率達64.5%。體重正常者則為34.9%。
我國的相關研究也表明,關節炎與肥胖相關率高達70.73%。
1
由此可見,肥胖是造成骨關節炎的一個危險因素。
為何肥胖人群更易患膝關節炎呢?
01
肥胖者的體重大多超過了膝關節所能承受的正常重量,導緻膝關節受力不均,關節負荷增加,加大了軟骨邊緣的摩擦,加速了軟骨丢失,骨贅形成,
此時,原本光滑的關節軟骨會出現裂隙、凹陷、糜爛,甚至丢失,其緩沖、抗壓、減震作用大大降低,從而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阻等症狀。
02
肥胖可通過其他代謝并發症間接影響關節,如糖耐量受損、血脂異常症等,這些都可以使人體關節的内環境出現紊亂,間接促進骨關節炎的産生和發展。
03
肥胖者往往飲食不合理,也會影響到關節。如高脂肪攝入不但可引起肥胖,而且可以對骨、軟骨及關節結構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還與肥胖導緻的姿勢、步态及運動習慣的改變有關。
所以,骨關節防治指南最重要一條就是控制體重。
不傷膝蓋又減肥的運動有哪些?
水中運動
水中運動包括遊泳(避免過度用力蹬腿)、水中走路等。水阻力較大,而且存在浮力,可以鍛煉人的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同時又可以減輕膝關節負重,是最合适的運動方式之一。
騎自行車
自行車運動對膝關節的負重比較小,可以鍛煉大腿肌肉的力量。騎車時記得調節合适的車座高度,避免車座過低,同時建議在平路上騎行,不要輕易挑戰陡坡,因為這樣會加大膝關節的壓力。
溫馨提示
減肥在于運動,更在于适當的運動。
掌握運動的強度極為重要,不應過度。如果你活動中感覺氣急、惡心,運動後10分鐘呼吸不能恢複正常,或運動後影響了你的睡眠時間和質量,應馬上停止或降低鍛煉的強度。
由于中老年人處于一個退行性改變的階段,因此,在鍛煉中要避免機械性、重複性動作,以免加重退變的進程。如有些老人在鍛煉中機械性地轉動頭部和頸部、扭動腰部、動辄上百下。殊不知,這樣的鍛煉對于會加速脊椎的生理結構的退變,有百害而無一利。
此外,反複的下蹲-站立以及重複性的上下樓梯,對于膝關節的損害較大,長此以往,會造成髌股關節和膝關節的骨關節炎,應該避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