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報】
文 | 馬臻(複旦大學教授)
無論是研究生還是導師,做科研都需要有針對性地閱讀科研論文。科研論文對于開展科研具有參考價值。然而,還有一種“文獻”很少被放在台面上去讨論,那就是關于如何讀研和做科研的經驗介紹資料。
近年來,随着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發不出論文、畢不了業成了常見的問題。研究生希望能多從他們的導師那兒得到指導,但導師往往忙于處理各種事務,無暇給課題組研究生系統地講解讀研的方方面面。複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軍平的《高質量讀研:教你如何寫論文、做科研》,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最近十多年,國内圖書市場上陸續出現一些關于讀研和做科研的指導書。有的強調科技論文寫作與學術規範,有的面向文科研究生,有的涉及博士畢業後的職業發展。這些書的内容側重點各有不同,作者的寫作風格各異——有的嚴肅認真如同寫教科書;有的以第二人稱寫作,仿佛在和讀者說話;還有的把作者發表在個人博客的博文彙編成書。
從書名就可以得知,本書同樣聚焦于讀研和科研,内容涉及選導師、和導師相處、科研創新、寫科研論文、回複審稿人意見、畢業論文答辯等話題。不同的是,它沒有以“一本正經”的方法來介紹,也沒有“手把手”地教研究生如何修改英文句子,而是展示了作者的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
作者從一線導師的角度介紹如何寫論文、做科研的同時,還穿插介紹了很多科學家的轶事、作者門下弟子的故事、作者自己的故事。這裡,沒有短平快的寫作,也沒有立竿見影的讀書效果。讀者需進入書中的世界,并把書中的世界和讀者面臨的具體情境結合起來思考,從而增加自己對讀研和科研的理解。
和本書同題材的,是複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彭慧勝的《讀研究生,你準備好了嗎?》(複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該書同樣涉及如何與導師相處、選題、寫科研論文等話題,但在寫作上彭慧勝似乎更強調每一章裡面“幹貨”的濃度,整本書像是方方面面内容都涉及到的教學大綱。而張軍平的這本書除了他總結出的“讀研秘籍”,還注重“熏陶”。
張軍平除了介紹寫論文、做科研的方法,還注重把科研界的“上下文”講清楚,比如導師通過何種途徑招生、導師的壓力源于什麼、與人開展科研合作分為哪幾類、申請專利是怎麼一回事、公司和大學的區别是什麼、學術不端的後果是什麼,還介紹了審稿的内幕。這樣,寫作的話題更加寬廣,也接地氣,有助于學生在了解這些“上下文”之後,對自己如何與導師相處、如何與人合作、準備去企業工作還是繼續深造、應該如何準備自己的稿件等有更好的判斷。
張軍平在書中聊到了電影、電子遊戲、武俠小說、體育鍛煉,這很容易拉近作者和研究生讀者的距離。他還提到自己高考複讀的經曆以及本科畢業後到煤氣公司當維修工人然後再考研的經曆。書中不時穿插網頁截屏、照片、圖片,就像一個個“證據”,使讀者對作者說的事兒有直觀的感受。
另一方面,作者時不時地指出研究生的常見問題,比如坐在辦公室效率低下、以為自己花少量時間就能畢業、認為自己需要讀很多書才能做科研、頻繁換課題、投論文時過于自信、花大把時間準備求職面試或實習、寫論文時過分誇大或過分貶低。
總之,作者就像是一位“公共導師”,中肯地指出讀研的現狀,給研究生敲警鐘,讓他們不要自以為是。
本書的部分章節可以作為研究生專題學習、課堂讨論或組會學習的資料發給學生選讀,配以老師的導讀和分析。作者還把本書的發行和開設相關講座、網上直播結合起來,加深讀者對這本書和書中話題的認識。
在筆者看來,本書可以為一線導師提供原汁原味的經驗,也是留給科研“後浪”的寶貴資料。尤其在目前高教界非常注重“學術GDP”的情況下,一線導師能抽出時間寫這樣的指導書非常不容易。無他,這類書既不算學術成果,也不被折算成年終考評的“工分”,但是作者寫這類書對于研究生教育事業以及作者所在的學校、學院都有意義。
研究生教育并不隻是導師指導學生做實驗、發論文,還涉及全方位的指導,包括開設學術規範和科研技能課、開展課程思政和網絡育人等。
研究生導師也可以在報刊發文、接受媒體采訪并編寫相關書籍。張軍平除了授課、做科研,還在科學網博客發表博文,并借助短視頻和科普書(《愛犯錯的智能體》,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做科普。他寫這本關于讀研的指導書,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人無我有”、可以展示和借鑒參考的實物。
《高質量讀研:教你如何寫論文、做科研》,張軍平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定價:59.8元 出版社供圖
《中國科學報》 (2022-06-24 第3版 讀書 原标題為:《如何高質量讀研?“秘籍”來了!》)
編輯 | 李芸
排版 | 志海
本文來自【中國科學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