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是一種從多脂魚類中提取的油脂,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omega-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腦血管、視力、炎症等疾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在幫助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方面效果不錯。
市場上銷售的魚油膠囊,因為制備工藝的不同,魚油中的omega-3載體形式也有差别,主流的兩種型号是EE型和TG型。EE的全稱是ethyl esters,翻譯過來就是“乙酯”;TG的全稱是triglyceride,翻譯過來就是“甘油三酯”。EE型魚油與TG型魚油的區别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純度,即omega-3含量,另一個就是吸收率。
正常情況下,從原料魚中提取出來的omega-3都是以TG型即甘油三酯形式存在的,這也是最原始最天然的形态。但是因為魚類本身所含的omega-3也是有限度的,所以這種形态的魚油,omega-3的含量都不會特别高,一般都在30%-40%左右。那怎樣才能讓純度更高呢?通常的做法就是對提取的魚油進行再次加工,通過化學處理的方式不斷地反複提純,将原本的甘油三酯形态轉化為乙酯形态,這就是EE型魚油,純度可以做到70%、80%甚至更高,稱為濃縮魚油。
所以,如果單純隻是從含量角度來考慮的話,純度來看的話,經過化學反複提純的EE型魚油确實要高很多。但是我們也知道,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還要看一個吸收利用率,所以除了對比純度以外,還要衡量一下吸收率。這樣一對比的話,問題就來了:因為乙酯缺少甘油主鍵,所以乙酯需要被膽汁鹽先乳化,然後才能被胰脂肪酶水解吸收,其吸收方式實質上是比甘油三酯多了一步,吸收利用率大大降低,大概隻有TG型魚油的三分之一,而且穩定性較差。
綜合對比來看,EE型魚油雖然純度更高一些,但是在吸收利用方面效率太低,相當于是吃得多、但是大部分都白吃了,吃多了反而更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在國外部分國家,以EE型魚油為代表的高純度濃縮魚油,被按照處方藥來使用,主要功能以治療為主,日常保健并不适合。這也是國内外很多營養保健品大品牌(如美國的K-MAX康麥斯、國内的湯臣倍健)都主推TG型魚油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康麥斯,去藥店買過魚油的人基本都會知道這個牌子,而且很多人都是堅持長期吃,這也從市場的角度更客觀地證明了TG型魚油的受歡迎程度與安全性。
現在市場上的魚油産品越來越多,宣稱的含量也是一個比一個高,但是作為消費者,我們一定要記住:并不是含量越高越好,盲目追求高含量,容易過猶不及;部分國家将高純度魚油(EE型)按照處方藥來使用,就是基于這個考慮。所以,在購買魚油之前,可以問問醫生和店員,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來決定買哪一種。另外就是,大家要注意,保健品作為一種特殊食品,是受到國家嚴格管控的,大家不要相信一些廠家的誇大宣傳,把魚油當成萬能産品來用。大家在購買的時候可以重點看一下産品包裝上有沒有保健食品認證标識(俗稱藍帽子),以及所宣稱的功效。
保健食品認證标識參考圖片
像這種有藍帽子标識的魚油産品,說明産品功效都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認可。相比那些沒有藍帽子的産品,更放心。所以,如果實在很糾結不知道該買哪種魚油的時候,那就先看看是不是有藍帽子,然後再做篩選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