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月26日,這一話題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原因是近日有網友發文稱,其記憶中早年在中學學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時,原文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卻發現現在的課本裡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人’還是‘斯人’”迅速引起網友熱議,據媒體相關調查顯示,17萬人認為記憶中所學為“斯人也”。
“斯人”與“是人”有何區别?如今初中語文老師如何教學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字釋義?對此,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采訪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郭浩瑜,以及中學語文教師,為大家解答疑問。
“斯人”還是“是人”引發網友熱議
媒體相關調查
統編版教材選用權威版本,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出自初中課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節選自《孟子》的《告子》下篇。有網友表示,自己在搜索古籍影印版的孟子著作以及解讀《孟子》的著作時,包括《四庫全書》《孟子注疏》等,所能搜集到的都為“是人也”,而沒有看到過“斯人也”。
據上遊新聞報道,10月26日,記者從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獲悉,該出版社從1961年收錄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課文以來,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從未有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過“斯”和“是”兩個字,都表示“這”的意思。
對于這個問題,教育部統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于9月7日在其微博中表示,統編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中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并未改為“斯人”,本就是“是人”。“課文所選的是中華書局的《孟子譯注》。我還查過宋代朱熹《四書章句》,也是‘是人’。另查十三經注疏(漢代趙岐注),同樣是‘是人’,并非‘斯人’。古詩文大都有不同版本,字詞有差異并不奇怪,所以要校勘。而語文統編教材所選的都是權威版本,不可能随意改動。”溫儒敏說。
為何大家以前背誦這篇文章時,往往把“是人”讀作“斯人”呢?溫儒敏教授表示,可能因為在一些名詩名篇中有“斯人”的表述,如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中的“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等,人們對“斯人”這個詞比較熟悉,也感覺更有“文氣”,于是就把孟子那一句讀作“斯人”,而認為“是人”是改動後的表述。其實“斯”在古漢語中常用作指示代詞,相當于“此”,而“是”亦有類似用法。所以孟子那篇若讀作“斯人”,也不能算錯。
溫儒敏教授的微博
中學語文教師:
以教材為準,教授學生“是”字解釋規律
廣州市南武中學語文科長金老師對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說,目前教學所用的語文教材為部編版(也稱“統編版”),由教育部組織編寫。部編版教材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課文的原文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翻譯為“這樣”。
統編版教材中,課文原文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教師用書中,“是人也”譯文為“這樣的人”(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金老師介紹,在文言文中,“是”字大都翻譯為“這”“這樣”“這些”等指示代詞,根據不同的語境所指代的對象會有所不同。此外,“是”字還有作為判斷詞的用法。
在教學中,語文老師會如何教這段文言文?金老師介紹,在教學中,老師會按照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向學生解釋“是”在此作為代詞的含義,并讓學生掌握“是”字在文言文中的解釋規律。例如“是日更定矣”和“是焉得為大丈夫乎”中的“是”也是指示代詞,釋義為“這”;《陋室銘》“斯是陋室”中的“是”則為判斷詞,釋義為“是”。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郭浩瑜:
先秦文獻中“是人”“斯人”都有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郭浩瑜對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說,中國古代文獻在流傳過程中,自古以來就有“異文”,“是”和“斯”又有一些共同的意義和用法,網友産生這種疑惑是可以理解的。
郭浩瑜說,在先秦傳世文獻中,諸子散文和《左傳》等曆史散文裡“是人”出現過多次。比如,《左傳》裡有這樣的句子:“且是人也,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斯人”例句較少,出現在《論語》中。例如,“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其實 ‘是人’和 ‘斯人’的用法、意義一樣。可能由于《論語》的影響力比較大,大家容易産生誤解,以為‘斯人’更 ‘古老’一些。而且, ‘是’(一般作系詞用)和 ‘是人’(後來一般表示所有人、任何人的意思)在現代漢語裡比較常見,理解起來容易産生歧義,讀者們可能因此而更願意接受 ‘斯人’吧!”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欣潼、林霞虹
圖/受訪者提供(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來源: 大洋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