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一句我想我們每個人應該都學過,對于它最基本的含義也應該都清楚,大緻的意思就是說,隻學習而不思考就是迷惘,隻思考而不學習就很危險。
這樣的解讀不能說是錯的,但是,好像我們讀起來會覺得有點寡淡無味,再就是學習和思考就隻是這麼簡單的關系嗎?我想如果真的就這麼簡單,學習如果成了每一個人都可以很好地掌握的一種能力的話,那我們的社會現在應該已經進不到不可想象的地步了。
首先要說明一下,這一章是典型的先秦時期常用的“互文結構”,互文結構其實就是強調前後的,實際上兩句的含義差别不大,就像我們今天說,言而總之,總而言之,前後半句的語義的差别很小,這一句就是典型的互文結構。
要想真正的理解這一句的本意,我們需要從思和罔這兩個字入手。思,這個字我想我們都太熟悉了,一般就是思考、思慮的意思,實際上思這個字,最初上邊不是田,而是囟,指的是腦門,小孩到三歲以後,囟門才會逐步閉合,沒有閉合的囟門,摸起來是軟的。這個字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說文解字》上說,思,䜭也,不過很多地方都是寫作“容易”的“容”,這個“䜭”,其實就是睿智的睿,下邊的目改為口,我們後來在簡化字的過程中,把這個䜭和容易的容開始混用了,不過這個字更準确的讀法應該是讀作“浚”,也就是疏浚的浚,這兩個字是異體字,䜭者,深通川也,簡單的理解的話就是深通,用我們現在的話來理解,用作這個䜭的時候,引申出來的含義就是精通。
說完了思,我們再來看看罔,通常地解讀把這個“罔”解讀為迷惘,也就是迷茫的意思,用這個說法是能夠說得通的,但是,還是不夠究竟,這個罔實際上最初和網絡的網通用,這裡的含義指的是蒙蔽,其實也就是我們都熟悉的一個成語“欺君罔上”裡的罔的含義和用法。
搞明白了這兩個字,我們再來重新看一下“學而不思則罔”,大家應該會有更深的理解,意思就是說,學習如果達不到精通的程度,就很容易被蒙蔽,這個蒙蔽有兩種來源,一是被别人蒙蔽,其實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很多時候我們被騙,絕大多數情況是我們覺得自己很了解,很懂,而且在我們的思維體系中,這些邏輯是自洽的,低劣的騙子更多的是通過隐藏關鍵信息,高明的騙子則是通過你深信不疑的邏輯,這裡是有段位的差别的;第二種蒙蔽,其實就是自我蒙蔽,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其實我們隻是知道了一個大概和整體的輪廓,對于其中的細節和真正的環節基本上是一無所知。我們很多時候,所謂的知,隻是知道了一個大概,也就是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大緻的邏輯,但是對于它整個的邏輯鍊,對于他的内涵和各種細節,并不是真正的了然于胸,所以在具體踐行的時候,我們就會很容易地對這個道理,對這個概念産生懷疑,有些人就會覺得有些道理就是騙人的,很快就半途而廢了。有些人即使仍然堅信這個道理本身沒有問題,但是自己做起來卻非常的痛苦,痛苦在哪兒呢?因為不明白,而是要讓自己咬牙堅持下去,是沒有掌握這個道理和這個概念的内涵和各種細節,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和概念内部隐藏的規律。這種狀态其實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我們還沒有進入正向循環的成長飛輪,所以還是要咬牙堅持,其實,就是《易經》裡講的甘節和苦節的問題。
所以,我們之所以感覺到是苦,是要咬牙堅持,實際上原因就是我們自己沒有真正認識到道理和概念的内涵和細節,如果我們明白了道理真正的邏輯,相對來說,我們就很容易達到樂在其中的狀态。樂趣和興趣相關,我們經常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志趣才是人生最堅定的力量。能夠達到樂在其中,才真正不會半途而廢。樂在其中相對應的狀态就是欲罷不能。
所以,當我們做一件事情,踐行一個道理,到了要靠意志力,要苦苦地咬咬牙堅持的時候,我們其實可以問一下自己,我們的思維本身是不是出了問題。這其實也是我們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也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我們的大腦傾向于節省能量,有時候我們所謂的咬牙堅持是我們沒有找到規律,是我們用巨大的體力消耗來逃避真正的思考。那我們應該思考什麼呢?思考規律、思考細節、借鑒别人的經驗,找到更多的可能性和方法,并快速地去驗證。可能有人會說,有些事情,即使都清楚了,到了一定的階段,還是要靠咬牙堅持,要苦苦支撐才能走過去啊,這沒錯,但是在這樣的精神狀态下,當我們知道在某些環節必然是要靠苦苦支撐,要靠咬牙堅持的時候,我們應該相對會坦然的多,會安然的多,各種私心雜念也會少得多。
我們還是先回到這裡的原文,後半句的“思而不學則殆”,這裡孔老夫子想要表達的意思其實和前半句差不多,我們可以稍微擴展一點來進行理解。在這個語境裡,這個思,更多的指的是思慮,從我們上邊講的“思,䜭也”的角度來理解,我們可以理解為,就是我們對于具體的術非常的精通,但是不能從更高的層面上去理解,去思考,去提高,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是非常高明的工匠,但是達不到緣術求道的境界,實現不了真正的突破,他的精通是對術的精通。我曾經見過很多精通術的人,比如像一些祖傳的正骨大夫,他們确實很精通,沒有他們治不了的骨病,但是,他對于為什麼是這樣,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一竅不通,根本也不理解,這其實就是這裡說的“思而不學”的情況,這裡的殆,是危險的意思,很多人解讀為“怠惰”的“怠”,當然是能說得通的,但是和這裡的本意已經有了偏離,用含義為危險的“殆”是比較合理的,就是因為我們精通一種術,但是對于這種術背後的原理,他的應用範圍,隐含條件,前置條件都不清楚,也就是我一直說的,用固化、教條的思維去面對一切問題,也就是當我們隻有一把錘子的時候,對待所有的問題都是用敲的方式,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危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