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正成為當下的一個發展趨勢,很多女性為了自己的職業更上一層選擇了推遲自己生育的時間。
1995年,我國高齡孕婦的比例是0.9%,2020年卻高達13.4%。那麼,懷孕的最佳年齡是多少?保胎就是“躺平”嗎?育齡女性在生娃前需不需要提前幹預?
本期特邀浙江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周菲菲,幫您守“好孕”。
自然流産是不是優勝劣汰?
其實,第一次懷孕的時候出現自然流産的情況,有一半的概率是胚胎的問題,如果準媽媽沒有那麼積極,就按照常規進行保胎。
那麼,還有一半的概率是因為母體的問題。如果準媽媽比較積極,則會盡快給她完善檢查,盡快對症治療,但是不一定能将胎兒救回來。
【珍貴兒】
周主任臨床上遇到過很多準媽媽,其胎兒本身是一個珍貴兒。所謂珍貴兒就是已經多年不孕了,或者試管嬰兒反複多次失敗了,好不容易懷上了的胚胎,他/她就是珍貴兒。
對于珍貴兒來說,一般都是希望進行積極保胎的。
積極保胎
積極保胎有很多種方法來檢測胚胎到底好不好,比如有12周的NT(神經管畸形)篩查,還有無創的胚胎基因染色體檢查,到後續還有三維大排畸,這些措施都有助于積極保胎。
當然,胎兒智力方面的問題隻有生出來後才能知道。
自然流産次數越多,
母體因素占比越大
其實,第一次自然流産的因素胎兒和母體的占比通常是50%:50%,越到後面自然流産的次數越多,母體因素的占比就越大,相對來說胚胎的因素就越小。
所以,複發性流産随着次數的增加,母體因素的概率就越來越多,可能是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的概率,包括男方的因素。
胚胎問題也是母體造成的
胚胎的問題大部分也是母體或者父體造成的,比如說母體的胰島素抵抗,“秋天第一杯奶茶”、缺少運動等都是導緻胰島素抵抗或糖耐量異常的因素,進一步導緻基因突變的概率升高,文獻報道有25%到70%的概率。
如果把母體的不良狀況糾正,胚胎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在孕前的時候去檢查一下,幹預母體異常的水平,那麼胚胎生出來的質量也會相應增高。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保胎?
比如說前面提到的“珍貴兒”等,但是當準媽媽超過40歲,而胎兒出現異常的時候,臨床上不會采取積極的保胎策略了。
因為基因突變的概率很高,當年齡達到40歲以上的時候,胎兒基因突變的概率高達80%以上,意味着胚胎本身不好的概率太大了。
所以,保胎也要考慮到準媽媽的年齡等實際情況。
【案例分享】
周主任前段時間臨床上遇到一個二十幾歲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特别想要娃,所以就積極地給她保胎,雖然她的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标在妊娠9周之前就下降了。
要知道,在全世界範圍内,妊娠9周之前HCG下降基本上就認為保不住了,但是在周主任的積極保胎策略嘗試下,後續陸陸續續地給她進行了一些篩查,到目前都很好。
因此在前段時間也發表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第一篇HCG在9周之前下降的情況下保胎成功的方法。
【HCG指标】
HCG的全稱是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這個指标在妊娠9周之前是持續升高的,在9周過後才會下降。
它是一個滋養層細胞分泌的、反應胚胎發育情況的指标。早期一般是隔天翻一倍,比如200、400、800、1600……到後續慢慢升高到峰值,然後會下降。
當沒達到這個峰值而提前下降的時候,說明胎兒的狀況不是很好,滋養細胞層可能有一半已經壞掉了,這個時候就很難保住胎兒,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依據。
國外怎麼面對流産問題?
在國外很少有“保胎”或“坐月子”的說法,他們通常任其自然,遇到流産情況的話就自然流産,直到懷上一個正常的,懷孕這條路會比較困難。
全球範圍内也有很多學者緻力于這方面的治療,比如說一九七幾年的時候,拜爾教授提出了免疫性不孕的說法。
在十幾年前的中國,複發性流産和不孕的原因有40%是查不出來的,而現在知道這40%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免疫跟凝血的問題,這是前輩為現代醫學發展鋪的路。
中醫保胎的優勢
中醫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它就是預培其損——提前把身體調理好。
現代人不太會有氣血不足的情況,但是生活習慣不太好,表現為飲食不規律,有一頓沒一頓的,有時又吃得特别飽,把自己的脾胃給搞壞了。
中醫說起來月經,古時候叫脾性,脾胃講信用,月經才能正常地來,身體的機能才是最适合懷孕的狀态。
#懷孕# #備孕# #流産# #健康科普大賽# #女性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