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關于君子的思維導圖

論語關于君子的思維導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2 13:58:07

論語關于君子的思維導圖?【原文】7.17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論語關于君子的思維導圖?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論語關于君子的思維導圖(天天論語筆記131韋編三絕)1

論語關于君子的思維導圖

【原文】

7.17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譯文】

孔子說:“多學習幾年的時間,假如我五十歲以前就精通了《易》的話,這一生就可以沒有大的過錯啊!”

對本章,傳統解讀一般都把“加我數年”理解為“假如再給我幾年”,或者“如果讓我多活幾年”,整章解讀為:“如果再給我幾年時間(假如讓我多活幾年的話),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這種解讀顯然是不通的。都把“加”解釋為通“假”字,假如的意思。我直接理解為“增加”。

傳統的代表總是朱熹:“劉聘君見元城劉忠定公自言嘗讀他論,“加”作假,“五十”作卒。蓋加、假聲相近而誤讀,卒與五十字相似而誤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記作為“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加正作假,而無五十字。蓋是時,孔子年已幾七十矣,五十字誤無疑也。學易,則明乎吉兇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故可以無大過。蓋聖人深見易道之無窮,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學,而又不可以易而學也。”朱子同意關于“加作假”,“五十作卒”的說法。說“五十”兩字其實是後人傳抄過程中錯誤地把“卒”字寫錯了。原文是:“假我數年,卒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我很不喜歡專家動不動就拿“通假字”說事的學風。凡事能按原意解釋通的,就沒有必要去用“通假字”來說事。孔子活了七十多歲,他是什麼時候說的這句話?顯然不是五十歲之前,“五十以學易”,這才是個假設,“加我數年”,多研究幾年,如果我能夠在五十歲之前就學通《易》的話。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把學《易》和“知天命”聯系起來分析,他覺得《易》真是個好東西啊,認真研究《易》,能使自己的行為更符合“天命”,符合天命的行為當然不會有大過啊。

朱子引用了《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孔子勤奮讀《易》的。司馬遷說,孔子讀《周易》,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比喻讀書勤奮。韋:熟牛皮;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用絲線編聯的叫“絲編”,用麻繩編聯的叫“繩編”。三:概數,多次;絕:斷。司馬遷說孔子為《易》的各篇作了“序”,即便如此,孔子還是說,他學得還不夠,還不夠精通,如果能夠早幾年開始學習,無可以得心應手地運用《易》了。“彬彬”相互配合恰當。這是司馬遷自己的獨到的理解,他并沒有完全按照《論語》的原話解讀孔子與《易》。這就是司馬遷的偉大之處,而朱子的最大問題往往是改變《論語》的原意來證明自己的論點。

本章表明孔子的惋惜和歎息,覺得自己學《易》太晚,現在太老了,剩下的時間都來不及深入研究《易》了,如果五十歲之前就搞懂了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天命,那該多好啊。隻有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才會有如此的感歎。那麼,“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就肯定應該理解為“多學習幾年,如果我五十歲之前就能精通《易》的話”,整章就可以解讀為:“多學習幾年的時間,假如我五十歲以前就精通了《易》的話,這一生就可以沒有大的過錯啊!”說明孔子到老還在反省自己人生中的過錯,表達了孔子活到老、學到老的刻苦鑽研精神。

大思想家孔子都如此推崇的《易》到底是一部怎樣的書呢?《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蘊涵着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辨證思想,是古代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連山》、《歸藏》已失傳,傳世的隻有《周易》。《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蔔筮”。“蔔筮”就是對未來事态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規律理論的書。《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内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儒、道等各家共同的經典。

關于孔子與《易》的關系,歐陽修的《易童子問》提出了很多質疑,認為“十翼”“皆非聖人之作”,“亦非一人之言”。《易經》、《易傳》的寫作年代和作者的問題,成為學術界持續争論的問題,許多人否認孔子做《易傳》。我們不必糾結于這些學術讨論,從本章内容來看,知道孔子喜歡《易》,高度贊揚《易》就可以了。

道客村曰:

韋編三絕苦讀易,

聖人至死求真理;

日轉星移五千年,

我輩豈是蓬蒿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