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沒有人不盼望一場春雨。
春天的雨,少了冬的寒氣,多了春的溫潤。
看雨落下,風穿雨而來,涼爽而潤澤。
最美的雨,還是藏在詩詞裡的。
史上最美的一首春雨詩,被譽為千古絕唱,讀來口齒噙香。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杜甫的名作,是杜甫少有的欣喜快意之作。
好的雨是知道時節的,一到春天,她就落下。
每每讀到這一句,感覺雨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姑娘。
她會在春天落下,在大地需要的時候落下。
春雨落下,滋潤了花兒,滋潤着莊稼,種下收獲的希望。
雨充滿靈性。
在一個夜晚,雨随着風悄然而落,無聲地滋潤着萬物。
雨很低調。
她随風而來,不求引人注目,在夜晚悄然落下。
許多人用這一句來形容老師的無私奉獻,有其道理。
雨也很溫柔。
她無聲地滋潤着萬物,像極了母親的手,輕輕地撫摸着草木花樹。
杜甫愛雨的可愛,更愛雨的溫潤,像君子一般。
雨後的世界是怎樣的呢?
杜甫走了出去,放眼望去,野外的小路看不清,天上是黑沉沉的雲。
天地俱黑,陰沉沉的,但是,杜甫并不覺得絕望。
看,那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
黑夜之中的燈火,猶如一束珍貴的光芒,在陰沉中點燃希望。
這是最美的夜雨。
這雨也許要下一夜。
杜甫睡不着,他想象着雨後的城市美景。
等到天亮了,去看看那帶着雨的花兒吧,到那裡,錦官城裡定是鮮花盛開的世界。
錦官城是成都的别稱。
三國蜀漢時,成都絲織業發達,朝廷在成都設有專管織錦的官員,因此成都被稱為“錦官城”。
雨落潤花,錦繡燦爛。
嬌豔欲滴的花兒,和錦官城真是很配呢!
這是一首詠春雨的絕唱。
元人方回《瀛奎律髓》:“紅濕”二字,或謂海棠可當。此詩絕唱。
詩成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此時,杜甫來到成都,已經兩年了。
兩年前的冬天,也就是人759年,杜甫攜家帶口來到成都。
在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找到了一塊荒地,決定修築一座草堂。
中國人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草堂得以修建完成,得益于許多朋友的幫助。
表弟出資修建,杜甫又向好友要來了綿竹、木秧、桃花秧、松樹秧,甚至瓷碗。
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經過三個月的營建,杜甫草堂建成了。
這是760年,安史之亂還未結束,中原還是戰亂一片。
十幾年的漂泊流離歲月,杜甫急需一個安穩的栖身之所,杜甫草堂成為了新的家。
經過戰亂、漂泊、流離之後的杜甫,更知道幸福的可貴,他對身旁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熱愛。
某一個春日,杜甫散步在江邊,寫下一組《江畔獨步尋花》,其中有一首詩: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看着一簇簇的桃花,杜甫那麼歡喜。
喜愛春花,也愛春雨,于是,這首喜悅的《春夜喜雨》應運而生。
了解了這一切,我們才能明白杜甫為什麼喜悅。
那是多年漂泊之後,終于找到栖身之所的安甯,
那是多年窘迫之後,終于心靈平靜地從容不迫。
他愛春天,愛這人間美麗的一切,因為他正在體會人間的美好。
從此,杜甫草堂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也成為杜甫心靈的休憩之所。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愛的惶惶不可終日……
挺過來的,人生就會豁然開朗;挺不過來的,時間也會教會你怎麼與它們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的。未來一定會很好,即使現在有諸多的不幸。
人生就那麼簡單,做個單純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就像杜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