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征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古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曆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于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産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于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曆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古越族主要分布在北起江蘇省,南迄越南的近海地帶。今天的廣西壯族,是典型的嶺南古越族後裔,他們的遠祖,是西瓯越和駱越這兩個部落。越族或百越族都隻是一種泛稱。實際上越人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但也必須看到,越族各個支裔又是個既有區别又有聯系的龐大的人類共同體。他們有着共同的族稱——越或粵。
“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越族就是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夏朝稱“于越”;商朝稱“蠻越”或“南越”;周秦時期的“越”,除專指“越國”外,亦同樣是對南方諸族的泛稱.周、戰國稱“百越”。”有“斷發文身”的風俗。秦時吞并百越地區。摘自黃現璠撰《試論百越和百濮的異同》
中華民族是秦漢以後曆史形成的我國各民族的總稱。夏商以後的華夏族和秦漢以後的漢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始終起着主導作用,漢代以後形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國内各民族,均部分或全部接受華夏和漢民族文化,大都尊華夏和漢民族的祖先——炎帝與黃帝為共同的祖先,廣義上稱為炎黃子孫,共同締造中華文明(注:參閱黃崇嶽:《中華民族形成的足迹》,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
秦漢以前居住在長江下遊及其以南廣大地區的古越族(越與粵通),在我國南方是一個有重要影響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内部社會發展很不平衡的支系繁多的民族共同體,故曆史上有“百越”之稱。正如《漢書·地理志》臣瓒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裡,百粵雜處,各有種姓”。它們在中華民族形成中有重要的曆史地位。
自今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以至雲貴地區,分别稱作于越(楊越)、東越(東瓯)、閩越、南越、瓯越(西瓯)、駱越(今越南北部)和滇越等。他們之所以共稱為“越”,是因為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這主要表現在使用雙肩石斧、有段石锛和幾何印紋陶器,從事稻作農業和漁獵,住“幹欄式”房屋,尚銅鼓,精于劍,熟水性,善舟船,有鑿齒和斷發紋身習俗等等。這是在古書中有記載并為考古學資料所證明了的。“百越”盡管在文化上有許多共同之處,但社會發展水平卻有很大差别,一般是北方的越人比南方的越人先進。古越族中最先進的代表是曾經雄踞長江下遊,春秋戰國時敢于抗衡強楚并争霸中原的越國(屬于越),但終被強楚所吞并。後代或被同化,或遷徙南方。而在華南兩廣地區的南越族,是“百越”中較後進的一支,直至春秋戰國時還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向青銅和鐵器時代過渡階段,南越族的民族共同體才逐漸形成。
根據文獻和考古學材料,南越族及其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堯舜時代就與中原華夏族有交往。《大戴禮記·少間篇》雲:“虞舜以天德嗣堯,……南撫交趾”。在《逸周書·王會解》中,就提及商王朝東邊的斷發紋身的“漚(瓯)深”和“越漚”向商王進貢魚制品和利劍。這是指江浙和東周沿海一帶的越人。又講到“正南瓯、鄧、桂國……,以珠玑、玳瑁、象齒……短狗為獻。”這“瓯”、“桂”人應是指嶺南地區的南越、西瓯和駱越人。考古學上中原地區的商文化中出土有南方幾何印紋陶,而華南地區出土的幾何印紋陶中的夔紋陶和一些青銅器和鐵器,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十分明顯,其文化交流情況學術界已作過充分探讨。
秦始皇統一嶺南,建立了番禺、桂林、象郡,大大加速了華南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漢初,大緻在秦代三郡的範圍内,以南越族為主體(包括今廣西西南部的西瓯和越南北部的駱越),由中原漢人趙佗建立了臣服于漢中央王朝的南越國。這就從軍事、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上全面推動漢民族與南越族的融合,促進了南越族主體的漢化,南越族及其後裔自然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
通過曆史、考古和民族學家的綜合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以南越族為主的華南古越,在衣、食、住、行等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均對中華民族文化有重要的貢獻。在衣着方面,華南古越族及其後裔今海南島黎族等南方少數民族,是用木棉、芭蕉、竹子等植物纖維織布的發明者。;在欽食方面,古越族“飯稻羹魚”,是栽種稻谷(早稻、水稻)的先行者;在居住方面,古越族是“幹欄式”住房的創造者;在交通方面,古越族是舟船的初創者。由是可見,華南古越族對中華民族文化有不可磨滅的曆史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