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創業養殖真實案例

創業養殖真實案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18:30:02

#頭号周刊#

這幾天,為了寫一些關于創業的事情,我和周邊較熟悉的場地和老闆們保持了高頻率的溝通,今天下午,在路過孵化廠的時候,到辦公室我查看了一下通訊錄,标記和我們扯得上較好關系的客戶有萬餘人,這些人當中,我認識的不多,三五百人,但是,幸運的是,這些人都是老闆,一個比一個把養殖搞得大,然後我總結和歸納了一下他們的經曆和現狀,起了這個标題,然後來說一下,關于創業搞養殖,為什麼凡事親力親為,可能是最大的錯誤。

沒搞養殖之前,我認為養殖是一件事情,比如養鴨子,就是很簡單的事情,傻傻地覺得步驟很清晰:買鴨苗,買飼料,喂鴨子,賣鴨子,OK。全程一個人輕松搞定,零壓力。

那時候對這種零壓力還有完美的解釋:打個電話,鴨苗廠就會送貨到家,再打個電話,飼料廠也會屁颠屁颠地送來,然後我往飼料桶裡面一放,鴨子就開吃,鴨子開吃後我還可以去一邊打遊戲,看抖音娛樂一下,然後鴨子快速長大,給鴨販子打個電話,我坐等收錢就好了,沒毛病。

創業養殖真實案例(創業搞養殖凡事親力親為)1

白鴨

開始搞養殖了,才發現養殖根本就不是一件事情!

養鴨子原來包括但不限于:喂飼料、打掃圈舍、維護圍網、防病治病配藥、特殊照顧病殘鴨、處理死鴨子、打針防疫、抽水放水、維修插座、開關、換燈泡,修增氧機、修飼料機、修鬥車、修三輪車、喂魚,撈死魚,清理魚塘垃圾,防鼠滅鼠,驅趕貓狗等等。

就這些事情,一個人怎麼可能搞得定?

那麼,凡事親力親為的話,就一定會陷入上述事項的死局裡面,就像進入八卦陣,能進不能出。因為,這些個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讓我們來不及思考,隻能一味地埋頭苦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有人會說,難道換個燈泡也叫事?對的,老闆,換個燈泡看起來聽起來都很簡單,但是我們鴨場的燈泡都是高高在上的,在電線杆子上,扛着梯子拆下來再換上去,搞不好一個小時沒有了,很多時候,燈頭壞掉了,高空作業,一個人可能兩個小時搞不好,因為閘刀距離遠的有一公裡,就算測試一下開關電源都要走好一陣子。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很多老闆會覺得,有老婆老爸還有老媽一大家人來幫忙呢,這就好辦多了,一家人如果三五個人配合,那就省事得多,但是,量太小了,真的不夠養活一家人呢?

那麼,三五個人的鴨場勢必要擴大到上萬隻。同樣是上面提出的那些事情,但是,所有人都會很忙,甚至忙到焦頭爛額。比如打針,一個人挺多一個小時五六百隻,一萬隻鴨子,要浪費大家至少大半天時間,啥事兒都堆在一邊,專心打針,打完針累到腰杆都伸不直了,後面排着隊的事情等着幹呢……

但是,就這些事情,讓我們吃了虧,上了當,明白了凡事親力親為是誤了大事的,是一個最大的錯誤。

因為十個賺得不如一個會算的,我們一大家子努力在賺,結果被别人算計了。

比如,鴨子上市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賣給誰。

又比如,我們把鴨子養大了,發現品種選擇錯誤,市場上這個品種的鴨根本沒人要。

再比如,上市的時候,一隻鴨子賣的錢别說藥費和人工費還有場地費了,就連起碼的飼料錢都不夠。

……

創業養殖真實案例(創業搞養殖凡事親力親為)2

小白鴨

這就是我們衆多老闆都遭遇過的事情,凡事親力親為,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費在養鴨子的瑣事當中去了,把最關鍵的銷售忽略了。

銷售是養殖的最大事情,在養鴨裡面,鴨子的價格每天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對于市場行情的預判,就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銷售,是一種要求我們必須常年長期專注于這個行業,而且要在這個行業的産銷鍊所有環節都混到爛熟才可能掌握的才能。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放棄親力親為去搞那些養殖的瑣事,那麼,我們就有精力來搞銷售,就能在出欄的時候賣出好的價錢,即便是有虧損,也不至于虧到那麼狼狽。

而實際上,在養殖的上述瑣事中,采購也是重中之重,對市場鴨苗、疫苗、飼料主打品牌和品牌的價格走勢,也要熟透于心,因為它們絕不是一成不變的,随時在發生變化。

比如最大變化的就是飼料,飼料廠在漲價前,囤貨到該批次鴨上市,可能節省的開支費用剛好可以多養一批也說不一定哦。

那些精明的采購收割同行韭菜的事情還不算,要是咱們能騰出精力來研究,不說割同行的韭菜,至少不會被同行割呢。

有人說,我把上述的瑣事和銷售還有采購都一人搞定,都親力親為不就可以了嗎?

這就有點過了,除非你會分身術,或者像孫悟空,七十二變。

創業養殖真實案例(創業搞養殖凡事親力親為)3

白肉鴨

養的事情,一個人指定是幹不完的。銷售:一個人也是非常吃力,受文化和閱曆、經曆影響,結果相差很大。采購:一個人可能不那麼吃力,但是,想收割别人的韭菜或者不被别人收割那就非常難了,在市場經濟時代,我們很難規避的是第三方,有時候帶你到廠裡拿貨的所謂拿到廠價的人,其實就是一個吃閑飯的中介。

另外,上面說的瑣事裡面還有一個大項,就是藥品。

藥品在養殖行業裡面實際上是很亂的,因為假藥太多了。太多的上門銷售藥品的騙子經常會把我們搞到心力交瘁。特别是新手,傻傻的根本分不清楚。

如果自己不懂,本來一塊錢搞定的事情,藥店會讓你花一百元。如果自己懂,那麼,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就變得更加不可能。

因為這個大項所消耗的精力并不會比銷售和采購少,我們要把藥品搞好,首先要在現場專注鴨子,每天巡場、觀察、采樣分析、測試,然後得出結論,到市場化驗,确診後對藥品進行測試、甄别,回到鴨場做用藥前測試和用藥後的測試,建數據庫寫報告等等,這些個事情,是不是勞神費心?

當然,還要更細緻得分,上述瑣事裡面的水電類維護是專業水電知識才能搞得定的,一般的養殖員是幹不了的,凡是親力親為更加幹不了。

綜合上述,我認為,創業搞養殖,凡事親力親為,就是最大的錯誤,因為你不管怎麼選擇,就算把自己累死,也隻能兼顧一頭,全面兼顧所有事項,根本就不可能。

有些人會說,那我說的不是自己動手,隻是動口難道不行嗎?

這種親力親為變成君子動口不動手,到底行不行呢?

當然不行,因為專業不對口,專業的事情,外行人插手,就變成了瞎指揮,注定不會有好的結果。

創業養殖真實案例(創業搞養殖凡事親力親為)4

白鴨養殖

不過,整體來說,凡是親力親為可能更多的意思是個體戶行為,個體戶行為在我看來,就目前的養殖業市場,他們是最不好過的,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水深火熱。

個體戶如果有良好的上遊,比如一個鴨場,常年有固定的農批檔口和屠宰場收購他的産品,那麼,他的日子會好過一點。因為,他的生活會非常有規律,而且不會滞銷。但是有個缺點,就是常年收入平平,不可能有暴利,也不太可能成為暴發戶。

如果沒有良好的上遊,仍然是一個鴨場,随行就市,哪裡價格高就賣到哪裡去,這類人,可能行情好的時候,比較能賺錢,會成為暴發戶。但是行情差的時候,會血本無歸。

風險與機遇并存,在市場經濟時代,沒有固定上遊消化的個體戶終将還是風險遠遠高于機遇,絕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

一句話,創業搞養殖,僅憑一己之力,凡是親力親為,就是最大的錯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