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詩仙李白,我們都特别熟悉他的詩詞,最脍炙人口的當屬《靜夜思》,還有大氣磅礴的《将進酒》,也有描述女子的《陌上桑》等等。他的詩詞既有寫實,也有想象,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寫作手法更是變化多樣,能說得上來的就有想象、誇張、比喻、拟人等。
李白當時處于盛唐,但卻是一位懷才不遇的人,不得帝王賞識,空有一腔報國的熱血,所以他的詩歌多數是内心的真實反映。
這本《許淵沖譯李白詩選》,就是翻譯巨匠許淵沖老爺子,用出神入化的翻譯手法将“詩仙”李白的100首代表詩作譯成英文,使讀者感受中國傳統文學經典在外文語境下的獨特魅力。
他一生專注于中國古詩英譯,也提出了古詩文譯文的三美意境:第一美是原詩的意美,意思美、内容美;第二美是原詩的音美,讀起來押韻;第三美是傳達出原詩的形美。
許淵沖老爺子出生在書香門第,是錢鐘書的得意門生,楊振甯的同窗摯友,文化底蘊濃厚,也終身緻力于詩詞的翻譯工作。2014年,獲得國際翻譯界的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迄今為止,全亞洲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翻譯家。
他的譯文不僅僅将詩詞的表面呈現出來,也會結合中英語法、意境的不同,進行更合适的翻譯。比如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原文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看到這首詩,我們中國人就會明白,《靜夜思》表達出的是一種思念之情,源于我們多年對明月賦予的詩意:明月是圓的,所以中國人看見明月,就會想到一家人團圓。
但是西方人并沒有團圓的概念,他們看到月亮也不會想到團圓,也不會想到家庭團聚,同一個形象引起的聯想并不相同,這是文化背景的差異導緻的。所以許老爺子在翻譯的時候将“明月光”翻譯成了“一池月光”。
還将“思故鄉”說成“沉浸在鄉愁中”,這樣把月光和鄉愁都比作水,二者有了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聯系。
他說:總之,文化交流,應該以互相溝通為目的,方法可以根據目的而改變。
所以《靜夜思》全文被翻譯出來,成為了如下的形式: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Is it hoarfrost upon the ground?
Eyes raised, I see the moon so bright,
Head bent,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他的譯文既有原文的風韻,又有對作者心思的揣摩,還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思考了進去,所以他的譯文突出了“意美”。
再看下他翻譯的《望廬山瀑布》,原文是: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是: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incense-like cloud,
The cataract hangs like upended stream sounding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全文對仗工整,“cloud”和“loud”讀起來就是押韻的形式,後面兩句也是如此。所以這些體現了許淵沖老爺子譯文的“音美”。
瀑布怎麼能被挂起來呢,原文中的“挂”就用了拟人的寫法,形象生動。許淵沖老爺子的翻譯将瀑布變得更加生動,都能聽到滾滾而落的瀑布聲。突出了譯文的“形美”。
這本《許淵沖譯李白詩選》出版于許淵沖老爺子百年誕辰之際,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中國詩詞的魅力,詩仙李白的那些際遇。
也感到特别幸運,我們有許淵沖這樣的一位偉人,将如此美的東西傳播到全世界,讓全球都能了解我們幾千年的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