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出現了文字獄,對文學作品很多思想上都有了極大的限制,所以在藝術上的成就,根本比不上唐宋輝煌時期,尤其是在詩詞方面表現最為明顯。
和唐朝時期的包容不同,唐朝在詩歌上是很流行的,有名的詩人也很多,像我們熟知的李白、杜甫、李賀、王維、王昌齡等等。
這些人都在詩詞上表達出了自己對當時朝政的一種諷刺和當時社會環境的抨擊,可是這些詩詞的發表并沒有讓他們怎麼樣,反而讓他們很出名,記載在了史冊上,這就是唐朝。
杜甫也曾寫過寫手非常妙的諷刺詩詞,但是在這之前,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在誇人,所以還總是拿出來用,現在想一下,真的是自己太沒文化了,不過也能原諒咱的這種無知,畢竟這很少有人看得出來,讓我們欣賞一下這個作品。
《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首詩最後兩句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從字面意思看的話,會覺得這是稱贊樂曲動聽的,在人間絕對聽不到幾次,怕是隻有太你是個女才能聽到了,而這的花卿應該也是歌姬的名字。是當時唐朝的一個武将叫花敬定的人給定下的這個名字。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中央集團微弱,而那些藩鎮節度使更不把中央放在眼裡,開始肆無忌憚,而這個花敬定鞥是,因當時平定段子璋的叛亂有功勞,所以更加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
當時封建社會下,制度還是比較嚴格的,每一個等級都有相對應的禮制,包括穿什麼衣服,聽什麼音樂,但是花敬定不管這些,他居然敢用天子才可以聽的音樂和樂隊,這就是僭越了。有這種背景,杜甫就寫了這首詩,錦城說的就是當時的成都,絲管就是樂器,第二句更是寫了樂曲有多好聽,給人一種情景相融的場景。
最後兩句詩真正把這首詩推到了巅峰,表面上寫這個樂曲多好聽,實則用反諷的手段在說花敬定這個做法很不對,一語雙關可見杜甫多麼的明智,看似是在誇人,實則卻諷刺。我想這是很多人都難以做到的,杜甫能用這麼一首詩寫清楚當時内心的怨憤,不過也有人說這是對這首詩過度解讀了,人家原本這首詩就是誇樂曲多麼好聽的。
但我們要清楚杜甫是什麼人,他并非隻是個普通的詩人,他這一生也是滿腔抱負,憂國憂民,心懷天下大事,而且這一生都不阿谀奉承,真正的有文骨之風氣,要知道這樣的一個人?怎麼可能看得下去花敬定這樣的人呢?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一個諷刺的詩句。
但是卻有很多人用來誇贊他人,其實都用錯罷了。
這也暴露了很多人的一個學習習慣,就是不求甚解,對于古詩會背知道大概意思就好。而其實古詩,時隔千年,作者的意思并非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字面意思,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完整地學到古人的智慧,感知到作者的情感。
尤其是如今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增加比重最多的就是古詩詞。
這個在新聞與報紙上都有報道,相信很多家長也都看到過。有家長朋友甚至計算過,如果孩子不重視古詩詞的積累,中高考可能要丢上40分!
由此可見,為了孩子以後的學習成績,為了在生活中不鬧出笑話,增加孩子的詩詞積累刻不容緩。
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評委,中南大學楊雨教授,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孩子們推薦了一套書《飛花令》。
這套書裡,不僅僅是簡單的古詩知識,而是以“飛花令”為線索編排——角度新穎,充滿古詩詞的意趣,并且将古詩融入到古詩之中,用故事來引出詩句,讓孩子在讀古詩的過程中,慢慢體會詩歌的魅力。
書中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集結名家名篇,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歎。
低年級的孩子可以用它來背誦詩詞,做文化啟蒙。
高年級的孩子可以從中學習詩詞賞析,搞定語文的考試題。
它是一套可以讓孩子從小讀到大,反複去閱讀的書。
也是一套不分男女老少,全家人可以一起讀的書。
每個詩詞愛好者都需要這樣的知己,在讀詩的同時,也去讀懂詩。
這套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采取圖文的形式,全部采用中國風樣式,每一幅都特别引人入勝。
而且一套三本書,價格僅需要79元,您平時少買一杯奶茶或者少吸一盒煙就能給孩子帶來很好的教育。
可以培養孩子讀書的内在氣質的提升,而且這種氣質是以後花再多錢都不會不回來的。
如果你想提高讀書的内在氣質,就點擊下面的圖片鍊接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