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科大學排名,被國内網友譽為四大排行榜之一,其排名指标主要參照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高端人才、重大項目與成果、國際競争力、辦學層次、學科水平、辦學資源以及師資規模與結構。
“2022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對象是中國1000多所本科層次的高校,為恰當反映高校在學校性質和學校類型上的差異、确保排名的公平性,軟科将高校劃分為綜合性大學、7類單科性大學、2類非公辦大學,采用差異化的指标體系分别排名。
目前,2022年軟科大學排名已經出爐,一起來圍觀下,我國的哪些高校表現不俗吧!
2022年軟科排名:西交再入前十從2022年軟科排名來看,各大高校的排名和2021年相差不大,特别是我國的前十高校,和2021年幾乎保持一緻,仍然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浙江大學獲得前三名。
上海雙子星高校——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分列第四、第五位,相較于2021年,複旦大學反超南京大學,位列前5;華東五校餘下的兩校——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第6和第7位;接下來是武漢雙子星高校: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位居第8和第9位;前十的最後一個名額被西安交通大學摘得,其分布和去年保持一緻。
位于11-15位的高校分别是: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其相對位次也和2021年保持一緻。這也符合高校的發展趨勢,一般來說相隔一年的時間,高校之間的綜合實力對比波動不會太大。
整體上來看:“雙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絕對優勢地位,百強高校中有89所為“雙一流”高校。在新晉“雙一流”高校中,3所跻身百強;南方科技大學表現不俗,領跑新晉“雙一流”高校,位列全國35名,上海科技大學排在55名,華南農業大學排在90名。
另外,湘潭大學(106名)和山西大學(111名)這兩所新晉“雙一流”高校也表現不俗。11所非“雙一流”高校憑借強勁的綜合實力跻身百強,浙江工業大學(66名)、深圳大學(68名)、江蘇大學(73名)、揚州大學(79名)、南京工業大學(84名)位列前五,杭州電子科技大學(94名)和浙江師範大學(98名)則雙雙重回全國百強行列。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簡稱“西安交大”,位于陝西省西安市,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學校于2000年由原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醫科大學、陝西财經學院三校合并而成。
學校是國家“雙一流”,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是國家“七五”“八五”重點建設高校;入選了“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以及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等。
學校校史:學校源于1896年在上海創建了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1956年交通大學的主體内遷西安;1957年分設為交通大學西安、上海兩個部分,實行統一領導;1959年,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2000年國務院決定将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醫科大學、陝西财經學院三校合并,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師資力量:學校現有在編教工6538人,其中專任教師3729人。師資隊伍中有兩院院士45名、國家級教學名師7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9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6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34名以及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81名。
學科建設:學校下設27個學院(部、中心)、9個本科書院,開設90個本科專業;擁有博士後流動站3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7個。
科研平台: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148個。建有國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國西部質量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寫在最後
從頂尖高校來看,全國前10高校擁有最多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和武漢。北京上海自是不用多說,在教學資源方面都要遠高于其他高教強市;而武漢能夠與北京上海一樣,其雙子星高校均進入前十,可見武漢在頂尖高校方面實力不俗。
杭州、合肥、南京和安徽這三座城市也表現不俗,前十高校都分别占有一席之地,讓人意外的是,作為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華南地區,竟然沒有一所高校進入前十,排位最高的是中山大學,位列第12位,着實讓人意外。
大家對于軟科排名中各大高校的表現,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讨論,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