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咨詢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教育孩子時,孩子會顯得不耐煩甚至頂嘴?
我告訴他們:因為你使孩子陷入了“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隻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度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許多家長很容易把教育孩子變成了批評孩子,比如:當孩子因為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的心理從内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反感讨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這就是“超限效應”的體現。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複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複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隻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陷入“超限效應”,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随之減低。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我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我忍不住啊。
極大部分知道不好還忍不住去做的家長,其實都是在自己是孩子的時候,受到自己父母或者其他養育者的影響。比如當一個女孩,她的母親經常重複對她的某件事做同樣的批評指責時,她内在就會形成一個“孩子做不好事就應該用這種方式去教育”的信念,等她成為母親時,她就會用這個信念去對待她的孩子。心理學稱之為“原生家庭的陰影”。
【練習】
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我建議你嘗試靜心回憶一下:當你的父母在你小的時候對你這樣做時,你當時是怎樣的一個情緒感受?在父母重複的批評指責之下,你會有好的變化嗎?
事實證明,如果你真正多次靜心回憶自己當時的感受了,你就能夠理解到你的孩子的感受。這對你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特别是批評方式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很多孩子的“厭學”現象也是和“超限效應”有關。有些學校的老師會給孩子布置大量的超出孩子忍受極限的作業,或者老師并沒有布置過多的作業,家長卻又額外的加了各種練習勉強孩子去做,孩子就會陷入“超限效應”,産生厭煩和反抗心理,但又因畏懼老師或家長的權威,就把憤怒的情緒轉移到學業上,“厭學”就是這樣産生的。
所以避免孩子“厭學”,家長沒有必要給孩子布置額外的練習作業。如果是老師布置過量的作業,導緻孩子身心疲憊,家長運用“同理心效應”來幫助孩子舒緩負面情緒。
“同理心效應”也稱之為“移情效應”,就是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體驗對方的情結情感,了解其内心的感受想法,然後讓對方知道你是能夠感受到對方情緒想法的,對方負面情緒就會得到舒緩。
比如說你是一位母親。當孩子與你抱怨“作業太多了,好煩”,你回答:“是呀,我感覺到你在為這麼多的作業而煩惱。”孩子聽了就會覺得“我的情緒想法得到了媽媽的理解”,心情就會很快平靜下來。但是如果你回答“有什麼好煩的,學習就是這樣子的。快做吧!”,或者講道理“你現在吃不了學習的苦,将來就會吃生活的苦。”,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想法沒有得到媽媽的理解,反而遭受教訓。于是情緒會更糟糕。
請你想想看,同樣是不得不做的海量作業,如果換了是你,你是願意用平靜的心情去面對,還是用糟糕的心情去面對呢?
最後,請做一個同理心的小練習吧。
【練習】
當你看到孩子摔倒趴在地上時,你會說:
A. “怎麼這麼不小心!快點起來!”
B. “寶寶不哭,勇敢站起來。”
C. “媽媽知道你摔痛了,媽媽好心疼你!”
請閉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孩子,聽到你的媽媽說上述三句話的時候,你分别的感受,然後作出問題的選擇。
【下篇預告】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下一篇我将為您分享心理學的“反期待效應”和“期待效應”:為什麼你對孩子期望很高,孩子卻讓你大失所望?怎樣激發孩子内在的動力?歡迎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