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金剛經第27品

金剛經第27品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06:52:43

文/簡言簡語

金剛經第27品(細讀金剛經第二十四品)1

原文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大意

須菩提,如果三千大千世界中,把所有的須彌山那樣多的七寶聚集起來,有人用來布施。如果有人以這部般若波羅蜜經,甚至隻用其中的四句偈語,受持讀誦,為他人講說,和前面用七寶布施的人所擁有的福德相比,不及它的百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不能用算數來譬喻,是七寶布施的人所不能及的。

金剛經第27品(細讀金剛經第二十四品)2

延伸解讀

本品内容很簡單,也沒有需要特别解釋的詞語,但還是要劃劃重點的。

一是關于“布施”。我們在第四品中解釋過,這兒再複習一下。布施,是佛教修行的一個重要法門,即六個到彼岸的方法之一。布施包含财施、無畏施和法施三種,本品中提到兩種布施:财施和法施。

“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這是講的财施,意思是用所有的須彌山那樣多的财富聚集起來用以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是講的法施。法施就是指用自己所領悟體會到的《金剛經》中的佛法真理,向世人講說。

二是“受持讀誦”。受,是接受;持,是修持;讀,是閱讀;誦,是朗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這四個含義,缺一不可,必須齊頭并進。我個人理解,最關鍵的應該是“持”,也就是實踐、踐行。因為“受、讀、誦”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道理很容易弄清楚、學明白,但歸根結底是要去做到,這一點很難。

感悟

那麼,《金剛經》在本品中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我的感悟有兩點:

一是方法很重要。成功也許沒有捷徑,但一定有方法。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找對成功的方法很重要,因為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正如《金剛經》所言,你有再多的金銀财寶,布施得再多,也不如法施的人所獲取得福報之千萬億分之一,所以說方法不對,永遠也不能收獲想要的結果。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總以為隻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獲得成功,但如果方法不正确,同樣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是行動很重要。知易行難。修持佛法如此,現實生活中亦然。對很多人來說,明白事物的道理和規律相對比較容易,實行起來卻非常難,所以列甯才告誡人們,“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可見,“知而不行”是人性的弱點,是人生常态。也許正因如此,古人才提倡“知行合一”。

有人說,世界上隻有兩種人,一種是行動者,一種是觀望者。知與行之間,是一條需要跨越的鴻溝,它是觀望者與行動者最本質的區别。

“庸者知而不行,智者知而後行。”因此,不管做什麼事情,行動很重要,持續行動更重要。

于2020.12.10

金剛經第27品(細讀金剛經第二十四品)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