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變小雨,強對流“失約”,中雨變冰雹。夏天的降雨總有些出乎意料的變化,有時候防範到位了,卻等了個寂寞,課都停了卻隻能發個吐槽:“就這?”
天氣預報真的一到夏天就失靈麼?
一言難盡的“局地”!
在夏季,我們經常會從天氣預警中看到“局地”的字眼,某某地區未來幾小時裡有降雨,局地伴随強對流天氣。局地到底在哪裡?
夏季的降水,往往以對流的形式出現。區别于穩定性降水,對流性降水那叫一個随機啊。地點随機、強度随機、時間随機。傳統預報是潛勢預報,也就是說根據實況和天氣要素的變化情況去預報未來天氣的趨勢。這樣的機理,導緻天氣預報很擅長預報穩定的、大的系統變化,比如一個台風未來怎麼走、一場冬季的降溫會有多嚴重等等。
但夏季的天氣變化卻完全不同,冷空氣和暖濕氣流都會參與其中,時效性如果長一點還得考慮到季風、副熱帶高壓這樣的大型天氣系統帶來的影響。
比如一場突如其來的夏季熱對流降雨,會先經曆前期太陽的暴曬,地面積累大量不穩定的能量,随後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抵達這裡,就像點燃一堆篝火,這時候柴火和汽油都已經準備好了。這時候冷空氣何時到,何時就會扮演“火星子”,一把點燃。
當然,這是宏觀角度下的夏季暴雨。但微觀下,雨是下在城西還是城南,是下午3點下,還是4點下,就有了不一樣點結局了。
微觀下,夏季的降雨是一次次“冒泡泡”。原本地表累計的能量,就好像沉積在海底的一個火山,一直沒有爆發,在足夠的條件下,一個火山爆發後,形成的噴薄而出的“岩漿”會直沖海面,然後這樣單點的爆發再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導周遭的點繼續爆發。
所以,夏季暴雨往往是帶狀的,而穩定性降水是一片一片的。
這個過程裡,第一個爆發的點在哪裡,什麼時間爆發,爆發後引導向左側還是右側的點繼續爆發,都成為預報中的難題,很難每一次都完全命中。
強對流家族的迷惑行為!
針對同一次降水預報,我們要面對的其實不僅僅是時間和空間,真正的難點在于程度。
一次降水中是否會出現強對流,強對流到什麼程度,都有不确定性。比如我們在春季的預報裡,隻需要考慮是小雨還是中雨,隻是雨的強度。但在夏季降水中,雨的強度中就穿插了是否會有強對流,面對同樣級别的雷達回波,可能是一場大暴雨,也可能是短時強降雨裡穿插着冰雹。預報條件上差距不大,但到了生活裡,我們的感受差距就很大!
在強對流家族中,最強的是龍卷風,最難預測的也是龍卷風。目前全世界龍卷風最多發的國家是美國,8成的龍卷風以及最強的龍卷風基本都在美國。在美國投入大量資金和科研人員研究的情況下,龍卷風的預報準确率也隻有可憐的20%。
越強,越難以控制!越強,越容易有偏差!
目前,我國對于晴雨預報的整體準确率已經達到了88%,夏季預報的難度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不過,這是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即使遇到幾次不準,下一次都可能真的出現災情,防患于未然,我們每一次都得嚴正以待!
筆者:丁滿,氣象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