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德陵互易之我見

德陵互易之我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00:47:16

文|馬惠彬

德陵互易之我見(德陵互易之我見)1

說到德城區的曆史,陵縣它與德州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所謂的“德陵互易”這一人為問題。下面簡要的講述一下我對此事的看法:

一、陵縣之名來曆

我們先說今德城區的一個叫趙虎鎮的鄉鎮駐地,它原來是一座名叫嶽莊城遺址,這裡便是我們要說的“陵縣”的起源地,即原“将陵縣”的縣衙遺址。

漢武帝曾孫劉詢(原名劉病已)當皇帝之前,生活得很艱難,被其祖母史家精心照料,登基後,感恩于史家人的恩德,于是便分封史家三兄弟史高、史曾、史玄為候,其中史曾被分封為将陵候,因當時的“候”分縣、鄉亭的不同級别,史曾被封的“将陵候”是鄉亭級的,與現在的鄉鎮級差不多少。

因這裡原來就有個鄉亭級的将陵鄉,然後史曾才被分封為“将陵侯”的,至于“将陵鄉”的來曆今已很難考證了。可在那個時代,有了封地就應建邑城,以起保護自己的封地和威嚴作用,故這裡原有個土城池。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析安德縣置将陵縣,所在範圍大緻為現德城區北部,陵縣西北部、甯津西南部、吳橋南部地區一帶,因此地系漢史曾的将陵候所在地,故取縣名為将陵縣。

隋朝為何在此設置一新縣,查不到相關資料。隋炀帝繼位後,為了征伐高麗,而進行了開通“永濟渠”的工作。因挖河需要強有力的管理部門,可當時的安德縣駐地,離開挖河道區域較遠而不利于此工作的管理,估計他們是為修“永濟渠”而設立的将陵縣。

到了北宋景祐元年(1034)“将陵縣”縣址徙到長河鎮。元朝憲宗三年(1253)升将陵縣為州,定名為陵州。到了元至元二年(1265)又将陵州降為縣,而直接改名為“陵縣”,三年後又改為“陵州”。

二、德州城的曆史變遷

安德縣始治于西漢初,它原是平原郡的駐地,後改為“德州”,這段曆史是比較清楚的,可諸多史學者卻認為這裡面有一段“德陵互易”之迷,這到底為何哪?

隋開皇六年(586),即原廣川縣被廢20年後,朝廷在原廣川縣東八十裡處又設置了“廣川縣”,即今德城區運河西一帶。仁壽元年(601)為避太子楊廣諱而改名為“長河縣”。唐元和四年(809),因縣城被大水所毀,故縣治東遷十三裡移至白橋。唐元和十年(815),又将縣治移至運河東,即今天的德城區一帶。故“長河縣”便成了德城區最早的縣名了。

周顯德年間(954—960),德州防禦使張藏英等廢長河縣為鎮,結束了長河為縣治的十九年的曆史。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将其劃歸“将陵縣”,故長河縣的稱謂便消失了。

《明史·地理志》載:“元德州治安德縣,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省安德縣入州。七年七月移州于故陵縣,十三年十一月置陵縣于此。”

明洪武元年(1368),将陵州降為陵縣;同時把德州州治移到陵縣廢城(今德城區)一帶。從此德城區一帶就成了德州州治之所在地,當時德州領德平、平原二縣,屬濟南府。

德州的各本州(縣)志和《陵縣志》都記載了,洪武七年(1374)德州州治移址原陵縣(今德城區)一事,可多把洪武元年裁撤的安德縣,也寫成了洪武七年,從而模糊了德州的這段曆史。給人們造成了“互易”的錯覺。

再說,明洪武七年(1374)将德州的州衙移址到老陵縣(今德城區)的位置,這是朝廷為了利用運河之威的較明知且正常的舉措。明洪武十三年(1380),即十三年後在原安德廢縣處又設立了陵縣,在曆史上朝廷的這種做法是很正常的。故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直接的關聯,移址德州州治、設置陵縣都是朝廷的正常作為,而且曆史上這種現象及其普遍,根本談不上、也不存在什麼“互易”之說。

不知德州的文史研究者們,為何經常提及此事?

德陵互易之我見(德陵互易之我見)2

馬惠彬,男,1944年生于德州市德城區橋口街,大學文化,企業退休員工。由于我生在運河邊,長在德州城,對運河、對德州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後,便介入了對德州地域曆史及德州運河文化的研究,先後寫出了有關德州曆史和運河文化的文章350餘篇200萬餘字。先後在各種報刊雜志和書籍上發表了260餘篇。寫出了各種類型的詩詞歌賦等近300餘首,在各種報刊雜志和書籍裡發表了百餘首。已出版《德州史話》 一、二集,《北廠志》《橋口街志》《水獸旱船》等書籍。

壹點号玉河微瀾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