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含義和本質
資本主義所有制是生産資料歸資本家所有的一種私有制形式。在資本主義所有制條件下,資本家擁有生産資料的所有權,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相分離,為了維持生存,勞動者不得不通過将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來實現與生産資料的結合,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變成雇傭勞動關系。在這種關系中,資本家不但擁有生産資料的所有權,而且擁有對雇傭勞動者的支配權,并憑借這種所有權和支配權實現對全部勞動産品的占有和支配。
生産資料所有制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對于生産資料所有制,馬克思從經濟意義和法律意義上作了區分。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實上生産資料歸誰所有、歸誰支配,并憑借這種所有和支配實現生産和獲得剩餘産品(利潤或超額利潤)。馬克思認為:“為了進行生産,人們相互之間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隻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範圍内,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影響,才會有生産。”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以實際占有為基礎,體現了現實生産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并表現了經濟利益的實現形式。法律意義上的所有制是指生産資料占有關系的法律形态。為了維護經濟上的所有制關系而建立的一整套規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就使所有制關系上升到法的關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現實經濟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權範疇。所有制一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為一種排他性權利。所有權強制地規定了人們在經濟生活中對占有物行使權利的界限,直接影響到現實經濟生活中生産資料的實際利用及其與勞動者的關系。
所有制與所有權既有區别,又有密切的聯系。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所有制的性質和特點隻能從現實的生産關系的實際運動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從所有權出發去認識。所有制決定所有權,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這種意志關系或者法的關系的性質在根本上是由這種經濟關系本身決定的。正如馬克思所說:“這種具有契約形式的(不管這種契約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來的)法的關系,是一種反映着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這種法的關系或意志關系的内容是由這種經濟關系本身決定的。”
與以往的剝削制度不同,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勞動者完全的人身自由基礎上的“平等”關系。正因為如此,資本家隻能通過購買工人的勞動力的方式,将出賣了勞動力的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結合在一起進行生産并取得剩餘價值。在這裡,生産資料和貨币采取了資本的形式,生産資料的所有者成為資本人格化的資本家,資本家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是資本與雇傭勞動的關系。資本家憑借對生産資料的占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從事勞動,無償占有雇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資本與雇傭勞動的關系由此具有了剝削與被剝削的對抗性質,因此,資本主義所有制是雇傭勞動賴以存在的基礎,是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剝削與被剝削關系的體現。這就是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本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