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管是太陽能熱水器的“心髒”,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機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效果。
真空管的核心使命是集熱,是把光能轉變成熱能的裝置,同時還肩負保溫職責。
人物故事
殷志強——“磁控濺射漸變鋁/氮/鋁選擇性吸收塗層專利技術”的發明人
薛祖慶—把太陽能技術轉化為社會生産力的功勳元老、太陽能産業形成的推手。
(一)真空管的規格(基本技術參數)
1、直徑
日本人賣的第一隻真空集熱管直徑是33毫米的,現在仍是;美國人用的是直徑50毫米的;中國的真空集熱管直徑有47毫米的,有58毫米的,目前還有70毫米的。
2、長度
真空集熱管在市場上有1200毫米長的,有1500毫米長的,有1600毫米長的,有1800毫米長的,有1920毫米長的,2000毫米長的,還有2100毫米長的。
市場上曾經傳聞,大管吸熱好,這是個誤區。就某企業對真空集熱管長度的商業炒作行為,我在北京專門采訪了中國節能協會秘書長霍志臣教授,他十分氣憤地說,這幫人盡胡弄,國家标準就是1800毫米!
國家标準: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的長度是1800毫米
小結:
現在,全玻璃真空集熱管年産量在上億支以上,我們做市場不是搞科研,至于它的直徑和長度标準的依據,沒有必要深究。但我們一定要知道,國家标準是通用标準,選用國标産品可以避免維修和更換上的麻煩,非标産品安裝後配件少,維修困難
舉例,原來的手機充電器是一家公司一個标準,後來在國家相關部門對節能環保的要求下,出現了“任意充”産品,出門在外,不必擔心沒帶充電器,民不管誰的都可以解決手機沒電的尴尬。這就是“通用”給大家帶來的好處。
(二)真空管的結構
真空管是一個雙層玻璃管。由内管和外管構成,内外管的管口平齊且融為一體,中間抽成真空。全玻璃真空集熱管的這種結構類似于一個拉長的暖水瓶内膽,在尾部都有一個抽真空後的管尾。外管主要起透光和保護作用,内管外面吸熱,裡面裝水。
與暖水瓶不同的是,真空管的真空度高,而且在它的尾部有一個固定内管的“卡子”,内管的兩端都被強制固定,内外管結合牢固。同時,還保持了内、外管的同心。另外,在“卡子”上有空氣吸收劑,它的作用是吸收抽真空後殘留下來的微量空氣。
之所以用暖水瓶内膽的構造來類比真空管,就在于他們都有保溫的特性。真空度越高,保溫性能越好,真空管的質量越好,自然,用到的熱水越多。
(三)真空管的材質
全玻璃真空集熱管的内外管均由3.3高硼矽玻璃制成。
特性:
1、硬,機械強度好,耐沖擊。好的真空管厚度在1.6毫毛到1.8毫米之間。可抗直徑25毫米的冰雹沖擊不破碎。
2、 透光性好,幾乎可以透過100%的光線,看上去比較明亮。
(四)真空管的選擇性吸收塗層
濺射/漸變鋁-氮/鋁
或者其它金屬元素或微量元素。
因塗層的配方不一樣,真空管的色澤和亮度有很大的區别。
選擇性吸收塗層在内管外壁,是真空管進行光熱轉化的重心,科技含量較高。
鍍層的厚度和質量決定吸熱的好壞。
(五)真空度
業内目前真空管的真空度水平可高達5/10000。保溫性能增加的同時,能有效保護真空塗層不被氧化,延長了真空管的使用壽命。
總結:優質的全玻璃真空集熱管性能穩定,真空度高,透光好,耐沖擊。能夠提高光的吸收率,增大光譜吸收範圍,降低發射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