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作為中國曆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它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不管是從它本身代表的意義上,還是從後人從《詩經》中學習到的東西上來說,《詩經》都是當無愧的佳作。
《詩經》大概在春秋中期才成書,孔子亦是有言:“《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第一部現實主義的集大成者。《詩經》它的主要内容有很多,但是大多都是發生在周王朝由盛轉衰的那幾百年之間的,反映了中國底層社會面貌。《詩經》中有創業的頌歌、有祭祀鬼神的祭曲,亦是有着貴族之間進行歡宴之時的樂曲,也有着勞動人民在勞作生活以及平常生活中的一些描述。
《詩經》是關注現實生活、抒發現實生活中的所見所感的真實表達,而這種現實主義的創作态度也具有着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它更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中的裡程碑。現在我們一般将《詩經國風》作為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因為其中的《碩鼠》、《七月》當中都描述了底層者對于統治階級的不滿以及反抗。
《詩經》除了在它是現實主義文學上的豐碑外,其藝術技法,也是深受後人效仿的。《詩經》作品當中的藝術手法,後來被人總結成賦比興三種,并且和風雅頌三部分,被人合稱為《詩經》六義。而其中賦比興的這三種表現手法總結的十分到位的,并且賦比興這三種手法的運用,也是我國詩歌藝術成熟的标志,而賦比興也是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那麼賦比興是什麼意思的?賦就是直接把想要看見的事情平白的表達出來,而比就是打比方,把此物比作彼物,興則是觸景生情、由客觀事物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情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