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身入互聯網,從此家鄉成陌路。
可是,要怎樣讓身在家鄉的父母們明白自己為何要選擇這樣一條路?又為何難以回到家鄉?一本名為《互聯網人》的圖書,不但足以讓廣大的互聯網打工人們心有戚戚,更是能讓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在閱讀之後,從認知上“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本書的作者自己作為互聯網人中的一員,有感于自己親身經曆了行業的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行各業的人們對互聯網這一行業的零散了解,于是精心選取了多個互聯網行業中的典型職業及工作群體中的個性人物,将他們在工作、生活、感情等方面,因如何平衡家庭和未來規劃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工作中的問題和應對不同的人、如何面對家人和外界的看法等境遇中做出的選擇,一一呈現在大家眼前。
既讓人看到他們的與衆不同,又能因主人公們的踏實勤奮、困惑猶豫引發人們的共情。
當然,很多“80後”和“90後”的家長估計一聽到這本書的名字,就開始忙着吐槽:回了老家,不幹互聯網,不就沒那麼多煩惱了嗎?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是不願意回到老家,過“輕省一點”的、能“彼此陪伴”的生活?大城市就那麼好嗎?房價那麼貴,上個班要花幾個小時在交通上,工作的内容就是對着手機和電腦不停地忙活,身心俱疲後刨除生活成本也不見得多掙多少錢······總而言之,說起來,就是一聲歎息。
可是,他們估計根本沒有耐性閱讀本身就是一本書的孩子們的心事,又哪裡知道他們的孩子們,為何甘當一個漂泊異鄉的互聯網人,也不選、不願、不能回到家鄉?
家鄉,不光有飽含殷切期望、愛碎碎念的父母家人,還有名為“人情世故”的糾葛枷鎖--這些東西,在父母家人們看來,是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是一把可以經常忽略其不利一面的雙刃劍。
但是,在廣大的互聯網人群體看來:首先,他們在大城市受到過的良好教育,讓他們有底氣要求更高的收入,高房價、交通不便隻是眼前的困難之一,有許多途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而家鄉的職位往往難以給出他們滿意的收入,既會讓他們在人情世故中牽扯過多的精力,日日在“學無所用”的境遇裡彷徨,也會讓他們為親戚們半開玩笑半認真的,笑其隻能将就着找一個不需要自己這個等級的學曆和能力的職位時,為自己隻能委屈接受的薪資“不值得”而窩火,甚至還要在被迫忍受對自己的貶低時,看着父母對這一類親屬笑臉相迎,期待他們能夠“提攜自己”······想一想就覺得受不了。
其次,年輕的互聯網人們因為能夠在網絡上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知道現實世界中,自己能接觸到的一般資源早已被瓜分殆盡,在自己年紀尚青、資源有限時,也不适合硬性拼搶,所以,他們隻能半主動半被動地,期待自己能在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并不了解的一方網絡天地中,殺出重圍,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比如本書最後提到的那位盲人視障軟件合夥人晴天,既然本來從沒有人能從切身角度出發,幫助他們解決更多的問題,那就自己努力去做,以自己身為盲人的需求去開發軟件,方便自己,幫助他人),所以,他們選擇依靠互聯網開展工作。
而到了當下,這個大家已經開始深度依賴網絡的時代,年輕的互聯網人們則是不得不開始主動學習關于互聯網的諸多知識,認同這個已經開始與互聯網開始相互深度塑造的世界,後來,因為沉浸日久,直接在精神上就默認要在互聯網上為自己找到心靈的一切寄托。于是,許多概念和觀點就這樣神奇地生成,并有其自然的合理性,甚至會在一段時間裡繼續這樣傳播開。比如連古裝偶像劇裡都開始鼓吹的、來源于網絡小說的“雙潔”戀愛(意思是指男女主角在遇見并發展起感情線之前,最好彼此的感情經曆都純潔無瑕,甚至從不曾對任何異性抱有好感),這固然有對其藝術性上的考慮,也側面反映了多年來,社會各界普及了諸多早戀、早婚事件及其引發的對當事人和雙方家庭在危害方面的努力,反映了大家對好年華裡應該多學習知識、打磨能力主流思想的認可,反映了大家即便出了校園、工作暫時安定後才考慮發展一段穩定感情時仍期待能遇上心思純良的愛人的願望,可是大家又都知道,這樣内容的故事,最多隻能發生網絡上,于是,圍繞着這樣一連串文字和故事的産業鍊也就順理成章地誕生了--而這,就足以使很多上了些年紀的人無法理解了。
如果說了這麼多,這本《互聯網人》,還不能讓真正的互聯網從業者們的家人理解他們的選擇,隻能說,“代溝”這個詞,在一代代人之間,确實難以完全用愛和理解來抹平:當很多“80後”和“90後”的家長難過地通過視頻和語音的方式,在遇到了生活上的不便,難過地向孩子們抱怨時,他們隻是覺得,“比起你的爺爺那輩人,從小到大,我一沒打你,二沒罵你,隻是偶爾唠叨幾句怎麼了?怎麼你就覺得連接個我的電話都是累贅負擔了?”
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說,“唠叨”這種從小到大的精神打擊,本身就是一種殘酷的刑罰了,被唠叨一次,自己從前所有的失敗結果和問題就要被重新拿出來抖落一地,隻有自己厚着臉皮不停地修補自己的僅存的自尊心--人在他鄉尚且如此,與父母日日相對,豈不是更要事事順從才能換得耳邊片刻安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父母隻覺得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必然應該事事都無比優秀,可是隻有孩子們自己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所能解決的問題,依舊會随着社會的進步和變化不斷變得有限--可是,這些話就算對父母說出來,也解決不了問題,隻會引發更多的焦慮,還不如努力在大城市打拼,代溝也隻能繼續無聲地存在下去,等待時間給出大家也許會更能接受的解釋。
本書行文流暢,内容真實,其中涉及到的互聯網知識和行業内容,都很好地進行了解釋說明,讓更多以後需要借助互聯網、投身互聯網行業的人在閱讀後,都能了解到不少“幹貨”,也能讓現在愈加依靠網絡工作的人,看到自己身上的一些縮影,非常值得一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