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備講桂林話

劉備講桂林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12:11:09

荊楚方言詞語既豐富又發達,大多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生産或社會活動中創造的,也有些來源于戲曲。荊楚大地自古以來戲曲盛行,品種多樣,有荊河戲、江陵楚劇、馬山民歌、喪鼓歌、天沔(荊州)花鼓戲(方言稱“花鼓子”)、漢劇、松滋說鼓子,等等,有些荊楚方言詞語就來源于這些戲曲。

唱戲要把握好調門(音調的高低),不能高也不能低,否則就叫“走調”或“跑調”,那樣就唱不準了,由此産生了兩個荊楚方言詞語:“搞不上腔”和“不着調”,本指唱戲走調,比喻做事沒有章法,不得要領,漫無頭緒,亂來。

還有“開黃口”,源于“開黃腔”,本指演唱時走調離譜,比喻說外行話、胡說、瞎說、亂說沒有根據的話。事情沒有辦成謂之“黃哒(了)”。

唱戲還要把握好節奏或節拍,不能慢也不能快。戲曲中的闆眼就是節拍,每小節中最強的拍子叫闆,其餘的拍子叫眼,如一闆三眼(四拍子)、一闆一眼(二拍子)。由此産生了一個方言詞——“有闆眼”,本指唱戲對節拍或節奏把握得很好,比喻有本事、有能力。相反,如果唱戲把握不住節拍或節奏,或者是跟不上胡琴伴奏的節拍,就叫“掉闆”“不上弦”“搞不到闆”,比喻做事沒有章法,不得要領,辦事效率低,也比喻言行離譜,不清白,不明事理、不講道理。

不會唱歌、跟着别人和[音“貨”]謂之“跟鬥(着)和”,比喻附和别人的意見。

演戲少不了敲鑼打鼓。“開鑼”本指戲曲演出開始時敲鑼打鼓,比喻事情或者活動開始:“幺鑼”本指戲劇結束時的鑼鼓聲,比喻事情結束。而慣用語“到外頭打鑼去”比喻大肆張揚、生怕大家不知道。諺語“鑼做鑼打,鼓做鼓敲”,比喻兩件事應區别對待或分開處理。

有時兩台戲同時演出比試高低,謂之“唱對台戲”(慣用語),比喻對着幹;演戲的戲台低了後面的觀衆就看不到,“看戲不怕台高”(諺語)比喻幸災樂禍、袖手旁觀。諺語“會看戲的看門道(技巧、方法),不會看戲的看熱鬧”說的是外行與内行的區别。還有歇後語“唱戲用的胡子一一假的”。

楚語區的戲曲多,人們對戲曲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或愛好,這在荊楚諺語中有反映,比如“害病不吃藥,隻聽沈三(荊州花鼓戲著名老藝人)的喲哎喲”。“花鼓戲開了鑼,不是喻老四,就是張德和”(兩人均為荊州花鼓戲著名老藝人)。“人叫人千聲不語,戲叫人不請自來。”“看山不遠走着遠,看戲容易演戲難。”“人有人情,戲有戲味。”“逢六不宰豬,逢七不開鑼。”

此外,外地劇種流行到本地,也帶來了方言詞語,比如仙桃話中的“昆腔昆闆”,本指昆劇的腔調和節奏,比喻做事有章法,或者慢條斯理。

(作者:吳松 長江大學文學院教授)

劉備講桂林話(荊州人土話裡的)1

jingzhoufabu

我從荊州來,盡知荊州事

荊州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信

長按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