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社會教育的著名人物
1.孔子——首創私學之風;中國最早倡導啟發式教學思想的人。
2.墨子——墨家學派代表人;主張“兼愛非攻”;人性素絲說(外铄論代表人)。
3.老莊——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倡導不要用人來改變自然。
4.蘇格拉底——産婆術;西方最早倡導“啟發式”教學思想的人。
5.柏拉圖——《理想國》;“寓學習于遊戲”的最早提倡者。
6.亞裡士多德——《論靈魂》——世界上最早論述心理學的著作;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
7.昆體良——《論演說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學法的書。
二、教育起源學說
8.沛西·能、利托爾諾——生物起源學說代表人。
9.孟祿——心裡起源學說代表人。
10.米丁斯基、凱洛夫——勞動起源學說代表人。
(識記口訣:本能生利息、心裡仿孟祿、米凱愛勞動)
三、近現代社會教育的著名人物
11.蔡元培——被譽為“學界泰鬥,人世楷模”;提出“五育”并舉;北大改革實踐;教育獨立思想。
12.陶行知——确立“生活即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13.培根——科學歸納法第一人;首次指出應該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
14.誇美紐斯——教育學之父;《大教學論》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标志;“泛智教育”。
書頁在心的形狀
(識記口訣:誇的獨立與大泛,班級百科循自然)
15.裴斯泰洛齊——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張;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這一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16.赫爾巴特——現代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代表人、現代教育學之父;《普通教育學》标志教育學作為一門規範、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三中心論: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
(識記口訣:“一原則、二基礎、三中心、四階段、五好公民”)
17.康德——最早把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裡講授。
18.盧梭——《愛彌兒》;“提倡“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19.洛克——《教育漫話》;提出“白闆說”;倡導“紳士教育”.
(識記口訣:紳士洛克在白闆上畫漫畫)
20.杜威——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進步教育代表人物、現代教育代表人物、“兒童中心論”代表人物;三中心論:兒童中心(學生中心)、經驗中心、活動中心。
21.斯賓塞——教育準備生活說。
22.凱洛夫——《教育學》,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23.馬卡連柯——《教育詩》;集體主義教育思想;提出了德育原則:平行教育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别教育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提出了班級管理模式:班平行管理模式。
24.贊可夫——發展性教學理論。
25.巴班斯基——教學過程最優化。
26.蘇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諧教育理論;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
(識記口訣:木有掌握、哪來發現與結構;高度贊發展、瓦根找範例;全面和諧活斯基、巴班斯基最優化;)
四、外铄論代表人
27.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化性而起僞”。
28.洛克——“白闆說”。
29.華生——“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的狀況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
(識記口訣:外婆尋找落花生)
五、内發論代表人
30.孟子——提出“仁義禮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1.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
32.威爾遜——基因複制
33.格賽爾——成熟勢力說;雙生子爬梯實驗。
34.霍爾——“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
35.高爾登——“優生學派”的代表人。
36.盧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
37.柏拉圖——“觀念”先天地存在于人的靈魂之中。
六、終身教育思想人物
38.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終身教育專著《終身教育》。
39.保羅·朗格朗——終身教育的概念化和體系化;“終身教育理論之父”。
七、德育模式
40.皮亞傑、科爾伯格——認知模式: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力的發展。
41.體諒模式——彼得•麥克費爾:把道德情感的培養置于中心地位,學會體諒、關心他人。
42.班杜拉——社會學習模式:觀察學習是行為獲得的基本學習方法。
43.哈明、拉斯——價值澄清模式:注重發展兒童的道德意識、價值觀的選擇能力。
八、班級
44.艾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
九、課程
45.孔穎達——“課程”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奕奕寝廟,君子作之”,”用“課程”一詞指“寝廟”,其寓意為偉業。
46.朱熹——“寬着期限,緊着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課程”指功課及其進程。
47.斯賓塞——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
48.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課程》一書,标志着課程作為專門研究領域的誕生。
49.布魯納——結構主義課程理論:以學科結構為課程中心。
50.巴格萊——要素主義課程理論:人類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慮的是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51.赫欽斯——永恒主義課程理論:具有理智訓練價值的傳統的“永恒學科”是課程的核心。
52.布拉梅爾德——社會中心主義課程理論:社會問題而非知識問題才是課程的核心問題。
53.泰勒——目标評價模式:關注預期的目标。
54.斯克裡文——目的遊離評價模式:關注實際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