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遺文化中發現美,在勞動實踐中創造美!10月13日下午,南京市蓮花實驗學校小學部“蓮花印布坊”社團準時開課,社團負責人張涵、徐雅文老師向同學們講授非遺傳統印染技藝中的“拔染”印花工藝,手把手教同學們使用拔染劑與熱風槍。這群“小小印布師”零距離接觸非遺手工技藝,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在一塊塊純色布料上搭建天馬行空的創意世界,親曆創造美的過程。
美美的“印染旗袍”穿上身!
創意實踐讓“非遺”融入日常生活
本節課堂上,四(3)班高蘅弈同學用拔染工藝做了一幅海底世界景觀圖。她小心翼翼地拿着拔染劑,在藍色布料上勾畫出水母、水草、海螺、扇貝等海洋生物的形狀。高同學介紹,她從2020年進入“蓮花印布坊”,在這裡了解了傳統印染工藝中的拓染、蠟染、拔染、紮染技術,“這些都是祖先一代代傳下來的寶貴技術,我們要繼續學習,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知道中國傳統工藝。”高同學開心地告訴記者,“這幅作品完成後,我會把它挂在家裡,讓我的家裡更美麗!”
記者了解到,“蓮花印布坊”社團以藍印花布為基礎,将傳統印染工藝中的蠟染與現代印染工藝結合,開發出适合中高年級的印染課程——拔染;針對低年級小朋友,老師們則将傳統印染工藝紮染與現代趣味拓染結合,讓孩子們走進印染世界,學習植物拓染。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們靈活運用傳統技藝,制作出精緻美觀、創意無限的實用産品,如帆布包、抱枕、小方巾、衣服等。
五(2)班朱滢琇同學運用蠟染工藝制作了一件頗有特色的“印染旗袍”,讓一件普通旗袍的“中國味兒”更醇厚。她介紹說:“張老師帶我認識了蠟染和紮染,我一開始畫不熟練,經過不斷練習終于能畫出一整張畫。然後我想能不能把蠟染運用到服裝上呢?我選擇了旗袍,做好設計圖,在姨媽的幫助下做了一件蠟染旗袍。在這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知識,也學會了耐心、堅持和創新的重要性。”
“曬布”成為校園裡的一道風景線!
“印染花布”還被拿去參加愛心義賣
記者了解到,“蓮花印布坊”社團的孩子們不僅在課堂上“潑灑”創意,還把精美畫布“曬”滿校園,美化校園環境。在一次完成染布工序後,美術組老師們組織學生在學校“愛蓮号”前晾曬各自制作的精美花布,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吸引許多學生前來觀賞。社團成員們還利用自己在課上學習的繪畫知識,用線描畫的方式對校園牆面進行彩繪裝飾,創造一處處校園美景。
同學們還積極參加南京市建邺區教育嘉年華活動,開展愛心義賣活動。孩子們走上街頭,向市民遊客介紹中國傳統印染工藝蠟染和紮染知識,宣傳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與追求美的精神。不少遊客被中華傳統印染工藝的魅力吸引,買下了一塊塊美麗的小花布。
傳承非遺文化,
體驗勞動創造價值
“蓮花印布坊”負責人張涵介紹,在一次美術公開課《印花布》準備中,蓮小美術組的老師們全面了解藍印花布的手工印染技術,被其深深吸引。“藍印花布的紋樣是由基本線條組成,我們将線描畫與傳統印染工藝相結合,給孩子搭起一架接觸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橋梁。”
為了能夠将社團做到好、做到精,蓮小美術組的老師們多次開展組内教研活動,共同學習傳統印染技藝的知識,并在課餘時間一次次練習紮染蠟染。張涵老師說,“如今機械化紡織印染取代了傳統印染工藝,面對逝去的傳統工藝,更需要我們加以保護、傳承與創新,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肩負起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任。”
南京市蓮花實驗學校小學部校長呂伏安表示,學校開設“蓮花印布坊”社團課程,從情感上培養孩子們親近非遺文化,抓牢中華文化命脈,讓傳統工藝在現代社會進一步煥發生機活力。印染課程中大量的手工實踐内容,也能讓孩子們體會勞動艱辛,切身感受古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情感,培養勞動技能的同時,體會勞動精神,了解勞動創造的價值。
通訊員 張涵
見習記者 孫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李海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