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不發現蟲子?來源:科技日報研究捕殺方法、設置專門機構……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古人為什麼不發現蟲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科技日報
研究捕殺方法、設置專門機構……
幾千年來,為消滅這隻小蟲古人操碎了心
曆史上的自然災害曾經給人類的生命、生活帶來無盡的傷害和痛苦。在中國古代的各種自然災害中,由于一種昆蟲引發的災害尤其值得關注。這種昆蟲就是蝗蟲。根據郭郛在《中國飛蝗生物學》中的統計,從春秋時期到清朝末年,我國總共發生了800多次蝗災。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與蝗蟲的長期鬥争過程中,人們對蝗蟲的認識也逐漸加深,越來越系統。
在中國古代,蝗災是與水旱災害并列的重大自然災害。據統計,從春秋時期到清朝末年,有記載的蝗災共804次。考慮到曆史的記載還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因此實際發生的蝗災次數和危害可能比史志記載的要多。
從地理分布來看,黃河流域是蝗災的重災區,特别是黃河下遊的河北、河南、山東等省。這些省受災嚴重,老百姓為此還興建了大量的“蝗神廟”。其次是長江流域,但這裡的蝗災比黃河流域發生的頻次要少很多。
由于缺乏科學的治蝗措施,蝗災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産和生活造成了重大損失。如《唐書·五行志》就記載,貞元元年(785年),北方發生大面積蝗災,“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元史·順帝本紀·五行志》記載,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南、關中等地發生蝗災,“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又罄人相食……”
從曆史記載可以看出,古人已經注意到蝗災發生的時間和地域特點,并意識到蝗災與旱災之間的關聯。對于蝗災的危害,大部分記載沒有确切的人員傷亡情況和财産損失報告,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蝗災的嚴重後果。
蝗蟲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具有三對足、兩對翅,屬不完全變态發育,發育過程經曆卵、若蟲、成蟲3個階段。若蟲又稱為蝻、跳蝻,跟成蟲很像,隻是個頭很小。蝗蟲是植食性昆蟲,對農作物的危害很大。對于蝗蟲的這些基本知識,我國古人很早就有了認識。
先秦時期也稱蝗蟲為“螽”,如孔子編訂的《春秋》中就說“八月,螽”,又說 “秋,螽,冬,蝝(yuán)生”。漢代董仲舒注釋道,這裡的“蝝”是跳蝻。我國最早的字典漢代的《說文解字》解釋為,“蝗,螽也”。但先秦時期的《禮記·月令》中已有蝗蟲的稱謂,說明當時兩種稱謂并存。兩晉時期的郭璞對《爾雅》中的“蝝”注釋為“蝗子未生翅者”。說明古人已經意識到蝗蟲的幼蟲和成蟲之間的區别與聯系。
在與蝗災的長期鬥争中,随着對蝗蟲特征及其生活習性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古代勞動人民不斷探索實踐,逐漸摸索出一些治蝗的經驗,取得了一些成就,彰顯了古人的智慧。
古代留存下來了多部治蝗方面的專著,如《捕蝗要訣》《捕蝗考》《捕蝗集要》《治蝗全法》等。在《農政全書》等各類農書、《救荒活命書》等各類荒政著作中,也有大量關于治蝗的記載。
最常用的直接治蝗的方法是捕殺,如魚箔法、網捕法、抄袋法等。利用蝗蟲的趨光性,還可以采用火誘法治蝗。《舊唐書》中有用火引誘蝗蟲,然後焚燒掩埋的記載。清代李源的《捕蝗圖冊》提到,可以在蝗蟲密集分布的地方用燈光吸引進行捕殺。《捕蝗考》《農政全書》等都記載過塹坎掩埋法,也就是将蝗蟲驅趕到事先挖好的坑中進行掩埋。有些書籍還提到可以養雞來捕食蝗蟲。
在了解到蝗蟲不吃某些農作物後,勞動人民意識到可以在蝗災區種植蝗蟲不喜歡吃的作物。由于蝗蟲的食物主要是旱地作物,因此明代大學士徐光啟提出可以将旱地改為水田。北宋吳遵路為官時,勸導農民栽植豌豆,其産量并未受到蝗災的影響。
古人不僅針對蝗蟲成蟲提出了各種防治措施,也想到了消滅蝗蟲卵和跳蝻的治本之法。如通過深耕挖出并消滅蝗蟲卵,利用各種器具捕捉跳蝻等。
除此之外,我國古代還建立了治蝗的專門制度和機構。南宋時期的董煟在《救荒活命書》中總結了當時治蝗的制度和方法,提到宋朝政府機構對治蝗負責人、步驟和資金使用都有規定。明清時期設立了臨時性治蝗指揮機構“廠”,并在鄉村設置“護田夫”偵查蝗蟲卵情況。宋代的朱熹在會稽縣任上,曾經公開收購捕捉的蝗蟲,規定大蝗一鬥,給錢100文,小蝗每升50文。
蝗蟲雖然是農業害蟲,但古人覺得它也有利用價值,比如可以用作鴨、雞、豬等家禽或家畜的飼料,蝗蟲屍體可以作為肥料,蝗蟲可以作為食物食用等。
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蝗災恐怕一時難以根治,然而通過爬梳曆史,或許可以找到一些今人可以借鑒的方法。
(作者系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