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20 10:03:01

為天地立書,為生民立命。繼往聖絕學,續萬世漢祀。歡迎關注黃帝真的存在嗎

「黃」字在以上文章中已經解析過,現整理如下: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1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黃」字的古文其實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中間類似“田”字的構形,另一個象人的軀幹或者箭頭。然而考察古文「矢」: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2

由上圖看,甲骨文的「矢」箭尾要麼交叉,要麼表示箭尾的兩筆是外撇的,與「黃」字下部兩筆的收筆明顯垂直向下不同,而金文的「矢」有明顯的箭頭象形;相應的,部分金文的「黃」字估計是要免除誤會,所以在其上部加上類似發髻或口(類草字頭或“廿”),以代表頭部的構形來明确構形含義。是以「黃」字指的是人軀幹上(或軀幹上穿戴)的某物,具體是什麼要參考其他線索。

古文中以「黃」字為部件構造的字裡面,應該隻有廣(廣)字現在還比較常用,隻是現代“廣”字常用義廣大與「黃」字關系不大,也因此「廣」被簡化為“廣”。慶幸的是,筆者還發現一個常用字的金文構件使用的是「黃」字,那就是艱難的「艱(艱)」字。那麼,我們來看看「艱(艱)」字的古文: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3

「艱(艱)」字甲骨文的左部構形解為“鼓”基本是沒有異議的;然而對整個字,漢語多功能字庫網認為:全字會一人在鼓旁守候之意,以便擊鼓報告艱險之事(參郭沫若、唐蘭)。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4

我認為,一人守候鼓旁的說法,可說較為貼近甲骨文「艱(艱)」的構形,然而會意擊鼓報告艱險之事之說則有點牽強。

甲骨文「艱(艱)」字構形差不多就是一個人(或叉手站或跪坐)獨自守候在鼓旁,精簡的說法其實是放哨,而值守放哨意味着漫長的等待,而且是等待某種意外的出現。而在荒蠻的古代,意外通常等同于危險,所以放哨者的責任相當重大,是以值守意味着肉體與精神的雙重壓力。甲骨文「艱(艱)」字會意艱難辛苦應該是從這個角度引申而來。

如此,則甲骨文「艱(艱)」字的右部應該是一個人緊張的守候,屈膝或者雙手交疊的構形,都為了突出緊張。而鼓在那個年代應該還并不常見,而守候在鼓旁,基本就意味着軍隊出征在外,放哨者随時要注意敵人的出現。

若從鼓指代軍隊這個角度看,「艱(艱)」字的金文構形就好理解了:左邊構形就是指代軍隊,右邊構形就是披甲值守于火堆旁的哨兵。顯而易見,「艱(艱)」字構形的的重點就在放哨(「堇」字始終是甲金文「艱」的構件之一),而軍隊哨兵的重點在銳利的眼神,于是,軍隊慢慢發展出專門的哨探,甲金文「艱」字構形在後來變成「艱」也就順理成章了。

由此,“黃”字的構形也明确了,那就是一個人身上披着衣甲(或披甲的人)。由于古代工藝簡陋,那時候的衣甲隻保護内髒所在的軀幹部位。後來由于青銅甲是黃燦燦的,所以「黃」字引申出顔色的黃,最後成為常用義,但其造字本義仍留在「廣」字中,下為「廣」字古文: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5

「廣」字從廣從黃,「黃」字由披甲人的構形本義可以引申指代軍隊,「廣」的構形本義就可理解為集合軍隊對外擴張,差不多等同後起字“擴”。用例在秦孝公《求賢令》中可體現:“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裡。”還有成語集思廣益的「廣」。

甲骨文「堇」構形所表示的“放哨”與「黃」字所表示的“披甲之人”其實都能指代軍隊,而軍隊的基本作用,是“守護”。這也是為何甲骨文「堇」在金文中多數被替換為「黃」。

「漢」為我族族名,始于漢朝,但金文中,「漢」字出現不多,且算得上構形各異,至于甲骨文,目前一般認為還沒發現。因為漢族尊黃帝為始祖,而金文中作為構件「堇」「黃」兩部可以相互替換。所以我将「漢」字的解析放到這裡:

目前所見到的最古老的「漢」字,是西周早期的青銅器:中甗(《集成》949)。而後是春秋的敬事天王鐘,戰國的鄂君啟銅節。以上青銅器的銘文内容,基本都提到了江漢平原的相關地名。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6

所以,從“難”的「漢」字是後起字。估計是為更明确表示「漢」字含義而添加的構件。但是,現在網上有種看法很流行,就是将最簡的「堇」字(甲骨文「艱」右部(縛手站立)的構件,如下圖)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7

理解成是受刑哀歎(哀嚎)的人,進而由「難」、「熯」兩字為附證,以及“漢朝得自漢王,漢王得自漢中,漢中得自漢水”,說明「漢」字(漢水)的最初含義為“受難之地、流放之地”。

對這種看法,我點評如下:

其一,由甲骨文「堇」分化出「熯」字,隻能說明甲骨文「堇」存在歧義的可能性比較大,但「熯」字所表達的“幹旱”含義,在戰國時代就出現異體「旱」,更重要的是,「旱」後來基本替代了「熯」字,在典籍中,表示“幹旱”多用「旱」字。

對比「堇」字與「艱」字在篆文之後的穩定性,理解其共同構件(上圖最簡「堇」字)時,不該借助「」字解析「漢」

其二,金文「堇」字與「艱」字的共同構件(上圖最簡「堇」字)多數替換為「黃」,這一現象說明為了避免與「熯」字相同構件産生的歧義,所以将甲骨文中表示“哨兵”的構件(上圖最簡「堇」字)變成近似含義的“披甲的人(軍人)”「黃」。而後來,更是出現了「熯」的異體「旱」,這種情況下,「熯」的解析可如《說文》認為的那樣,從火,漢省聲。因此,借助使用頻度可謂最低的相關字「熯」來解析「漢」,可謂舍本取末的行為

其三,關于「難」相關的青銅銘文如下:

9713(《殷周金文集成》編号), 季良父壺:其萬年。霝冬難老。 10151,齊大宰歸父盤:台 壽。靈命難老 285,叔屍鐘:用旂 壽。霝命難老 2840,中山王 鼎:此易言而難行施。。。。 邦難寴。 人才彷

很明顯,金文「難」的含義都是指困難,而并非“災難”,更别說什麼“流放之地”相關。

以本文所解析的「堇」與「黃」兩字的含義去解析「難」字:軍人(或哨兵)的作用是一體兩面的,保護所屬,驅趕(警報)敵襲。那麼,若「難」字的構件「隹」為一般鳥類,理解為則「難」可理解為驅趕飛鳥,守護糧田。

但「難」與「雒」兩字,都晚出于西周晚期,加上嚴格來說,「隹」是翼展比較寬的大鳥,這類飛鳥,要麼是如鷹隼一類的猛禽,要麼是如大雁一般的候鳥。因此,「難」字的構件「隹」還可能「雒」省,因為我們是農耕民族,候鳥的到來,可能對農作物造成很大的損失。

雖然「艱」和「難」是近義詞,但将「艱」字替換到上面幾個青銅銘文的「難」字上,明顯不對味。因為「艱」字傾向于表示“艱辛、辛苦”,但「難」字傾向于表示“困難,完成可能性低”一類的含義。而「難」的構形為驅趕飛鳥(候鳥)的話,正和其使用含義完全貼合。

所以,無論從「熯」還是從「難」,所推論出的「漢」字表示“受難之地、流放之地”的結論,雖然有那麼點道理,但都經不起推敲

「難」字解出,那麼戰國文字「漢」從“難”的原因就清楚了: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8

如上圖,江漢平原是候鳥遷徙中線的主要途經地,其南方的洞庭湖,更是一部分候鳥的越冬地。因此,從“難”的戰國文字「漢」,我認為是特指洞庭湖周邊的漢水下遊。

「漢」在成為朝代名與族名之前,那就指的是漢水。算上沒改道前的西漢水,漢水大部分位于秦嶺與大巴山之間,兩列大山近距離夾持下,漢水流域僅有少量河谷盆地,古代若在此處進行農業,那兩邊山林裡的鳥兒将是相當嚴重的禍害。因此金文「漢」造字可謂相當貼切:從“堇(省火)”從水,表示需要放哨(驅趕飛鳥)的流域。

而随着社會的變遷,「堇」字的構形變成上黃下土,其造字本義與「難」字“守護土地(農作物)”的含義重合,于是「漢」字的構形發展成篆體的左水右堇,構形的右部隻取守護土地之義,戰國文字的構件“隹”消失。篆文出現的同時,還出現隸變,右部構形去除“土”字,回歸更早的“火”字,隻取守護之意,同時進行筆畫合并,于是變成現在所見的繁體「漢」字,字義也變成守護者(之水)。

不過,自「漢」作為朝代名出現于曆史中之後,其造字本義卻是近乎湮滅了,以下是我對「漢」字的延伸理解:

再到後來出現漢朝、漢族,「漢」字的字義則可反向理解為水之守護者(治水者)。漢族以農業為根,而治水為農業的命脈。而此義在胡漢有别、胡漢不兩立、五胡亂華之類的語境中能清晰的理解到。可惜曆史上的祖先們對此感悟不夠深,當時的他們,還沉浸在化夷為華的成功擴張成績中,雖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然而其漢族意識終究不夠清晰,對胡漢之别理解的不夠透徹(所以晉代提出“中華”概念)。

因為中國入狄夷則狄夷之是不可避免的結局(草原即使開發成農田也不能長久),但狄夷入中國未必全都都中國之,這就是五胡亂華形成的最基本原因。

至于“星漢”被理解為銀河,我認為源于「堇」(放哨)一度從火。即使是驅趕飛鳥(候鳥)僅是白天的行為,但在交通基本靠走的古代,入秋(收獲)時節的驅鳥者在各自的防區直接篝火席地而眠的可能性非常大。若從高山看,夜裡的諸多篝火,不就跟天上的星星相似麼。

而現代社會夜裡的燈火(類比古代篝火),某種程度也像天上的星星: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夏族或唐族之類?9

#漢族的由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