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出去旅遊的時候,會去一些名人的墓地參觀。但是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同樣都是墓地,但是墓地的稱呼卻是不一樣的。有的墓地的後綴是陵、還有的墓地後綴是冢和林,這幾種後綴之間的區别是什麼?前些年傻傻的分不清楚,現在終于明白它們的區别,其實這是我國古代封建時期的一種地位方面的差别的表現。
這幾個後綴按高到低的排列為陵、冢、墓、墳,像林就是比較特别的一個,今天我們挨個的來講一下。
“陵”,古時能被稱為陵的墓地隻有帝王才夠資格,陵地一般面積都很大,氣勢也很壯闊。像大家都聽說過的明十三陵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像周口附近還有太昊陵等,這些都是用來給帝王埋骨的地方。還有就是一些人的身份并不是帝王,但是他們陵墓的建造規格都是帝王标準的,像是老子廟,但是這種地方卻不能稱為陵,所以隻有帝王的墓地才能稱為陵。
“冢”,各種冢裡埋的都是當過官的人,隻要在古時你有官職,那麼你就可以給自己建冢,所以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這種冢地,冢是用來埋人的,但是古代很多人,像是将軍戰死沙場,屍骨無法找到,所以隻能将他們生前穿過得衣服放在棺材裡,這種冢地叫做衣冠冢。
“墳墓”是用來埋當時的平民的地方,隻要沒有官身,那麼埋骨的地方都可以稱作墳墓。而且“墳”和“墓”也是有區别的,墳就是常見的那種有一個簡單的小土包的那種,這種裡面埋的都是那些百姓裡的農民和奴隸,“墓”一般是和地面持平的,墓裡埋的都是沒有官身,但是地位比較高的人,像是富商、一些小有名氣的人等。
還有就是林,被稱作林的墓地是很特殊的,能被這麼叫的隻有僅僅幾個地方,林的面積也不小,它的面積僅次于陵,能埋到裡面的人在活着的時候一定做過很巨大的成就,像稱之為陵,但是這是帝王專有的稱呼,所以就稱之為林,像曲阜孔林,這就是偉大的孔聖人埋骨的地方。
在古代,等級是必須嚴格遵守的東西。人在活着的時候因為等級的原因就不平等,在死後的他們仍然被迫承受着這麼不平等的待遇。所以古代的這種不平等是非常不合理的,他們被曆史淘汰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