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申通快遞公司總經理

申通快遞公司總經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8:11:16

文 | AI财經社 方璐

編輯 | 陳芳

一年之計在于春,申通快遞選擇在立春來臨之際宣布管理層換屆,希望借此給有着28年發展史的申通帶來新氣象。

2月1日晚,申通快遞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由今年51歲的陳德軍擔任,總經理一職落在王文彬肩上,與他倆一起搭檔的還有五位副總經理,分别是陳海建、申屠軍升、韓永彥、唐錦、熊大海,未來三年,申通快遞這艘船的航向将由他們所掌舵。

申通快遞公司總經理(申通轉型發力新業務)1

AI财經社梳理發現,申通快遞新的高管團隊呈現出新老結合、長短互補的局面。團隊裡最年輕的韓永彥今年37歲,擔任副總經理一職,可以說這是一個年富力強的團隊。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中亦有人在快遞行業浸潤數十年,熟悉行業的發展規律;也有人在數字化方面有着豐富的實戰經驗,雙方的結合将帶領申通快遞走向何方?

老将組建新團隊

2月1日下午,申通快遞在上海總部召開了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共有38名股東參加,會上通過了公司董事會選舉、聘任總經理及副總經理等多項議案。當日晚間,申通快遞連發了六份公告,其新一屆高管團隊的面紗得以揭開。

根據公告,申通快遞董事長繼續由陳德軍擔任,總經理聘任了王文彬擔任,副總經理由陳海建、申屠軍升、韓永彥、唐錦、熊大海擔任。他們的任期均為三年,即日生效至2024年1月31日止。這意味着,未來三年,申通快遞的發展方向将握在他們手中。

對于6萬多名申通快遞股東而言,他們盼望這一天已經半個多月,有人說“懸着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來了”。在他們看來,平均年齡48歲的新管理團隊能給申通快遞帶來新氣象,“對申通快遞的未來充滿信心”,甚至有人認為,這一變化也有利于改變申通快遞股價長期低位徘徊的局面。

申通快遞公司總經理(申通轉型發力新業務)2

在申通快遞看來,此次成立新一屆高管團隊的意義在于,高管團隊呈現出新老結合的局面。既有在快遞行業浸潤數十年的老将,都非常熟悉快遞行業的發展規律;也有在快遞産業數字化方面有實戰經驗的新人。“雙方經驗的結合将助推申通完成數字化轉型,成為接下來推動申通快遞發展的核心力量。”

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AI财經社采訪時表示,2020年申通快遞就在加速管理層更新,因為與同行們相比,申通的挑戰不小,利潤出現了一定下滑,今年是申通能否扭轉乾坤的關鍵節點。

“對于當下的申通來說,做強業務量是第一位,有了業務量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保障,進而在資本市場上就會有正面反饋。”趙小敏說,隻有這樣,企業才能進入正向循環,在資本市場上表現得好,才能得到更多融資機會去做其他新業務。

針對此次申通成立新管理團隊,天津德利得供應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恽綿分析稱,原來組織結構沒變,申通快遞成立新的強有力的領導層,是為了探索新業務。

從申通快遞公布的經營數據看,整個2020年其業務量為88.18億件,同比增長19.6%,市場占有率10.58%,穩居行業第一梯隊。但與第一名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中通快遞去年完成的業務量是170億件,同比增長了40.3%。

快遞是一個競争十分激烈的行業。在業績預告中,申通快遞表示,由于市場競争激烈,公司為維持網絡健康發展,加大了市場政策扶持力度;投入了更多銷售費用,加大了市場拓展的力度。這使得2020年營收為210億元到220億元的申通快遞,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滑97%,為3000萬元到4200萬元。

但好在,與前三季度的虧損6500萬元不同,第四季度申通快遞淨利潤實現了扭虧為盈,呈現正向增長的向好态勢。

提及申通快遞當務之急最應注意的事項,趙小敏認為,最應當加強的是“全網要理念一緻,要怎麼做、實現什麼目标、用什麼樣的措施去實現目标,都得是一個聲音、一個思路。”需要避免的誤區是為了管理而管理、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忽略管理要通過業務、市場來驅動。

新老搭配,幹活不累

陳德軍算是老申通人了,他是申通實際控制人之一,與申通快遞創始人兼另一實際控制人陳小英為兄妹關系。

對于今年51歲的陳德軍而言,他一生最耀眼的戰果就是參與創辦申通快遞。1993年,時年23歲的陳德軍與陳小英在杭州起步,用幾輛自行車經營上海至杭州之間報關急件直送業務,後在上海注冊成立上海盛彤實業有限公司,這正是申通快遞的“前身”。

申通快遞公司總經理(申通轉型發力新業務)3

作為土生土長的浙江桐廬人,他一路參與并見證中國快遞物流業崛起,并在2014年9月5日被評為“首屆傑出桐商”。2020年2月,陳德軍以110億元的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891位。

老将繼續效力的同時,申通快遞這次領導班子也有意引入新鮮血液,典型信号在于,五位副總經理中,僅有一位在申通任職超過10年,三位在申通的工作時間未滿五年,總經理王文彬更是空降而來,此前與申通快遞并無直接瓜葛。

申通快遞副總經理唐錦是最早加入的一個高管,今年44歲,2007年入職,曾擔任總經理助理等職務。第二位老将高管是2012年加入的熊大海,今年58歲,此前他在宅急送擔任副總裁、董秘等職務,也是快遞行業幾十年蓬勃發展的見證者。

申屠軍升今年51歲,雖然2017年8月才來到申通快遞,但也是一位快遞老将,此前15年一直在溫州申峰快件服務有限公司擔任執行董事。因此他加入申通快遞後職位就比較高,一開始任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20年4月後又任職申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今年39歲的陳海建則是财務一把手,2016年6月來到申通,2018年6月至今扮演公司财務負責人角色。這是位青年才俊,未滿40歲的他就拿下中國注冊會計師、稅務師、高級會計師證書,來申通前的12年在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任職。

韓永彥是幾位高管中最年輕的一位,今年37歲,2020年3月到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做運營副總經理。

從過往履曆中可以看出,韓永彥是底層逆襲者,23歲從一個德邦統計員做起,12年後做到德邦輪值CEO兼高級副總裁,因此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在德邦負責的領域橫跨快遞、快運兩塊業務,在内部崗位上也帶過營運分析中心、地方大區、新業務。這對申通來說,既注入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也給創新業務探索和數字化轉型準備了人才梯隊。

不過,在數字化方面更大的推手是新任總經理王文彬。這位互聯網技術老将,博士畢業,早年在美國矽谷從事計算機領域的研發工作,曾在外企待過一段時間。後來去了阿裡做技術工作,與淘寶、天貓、阿裡雲、菜鳥多個部門打過交道,而後離職。在互聯網物流領域資源豐富,尤其在物流與技術的結合上。

對于當下的申通快遞而言,它需要懂行業的人,也需要懂技術的人。因為對于已經度過數字化轉型元年的申通快遞而言,在完成數字化1.0的探索後,它需要向數字化2.0進行沖刺。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選用這樣的一套團隊了。

事實上,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申通快遞的技術團隊就一直處于高速擴張中,2020年11月,其技術團隊人數與過往相比幾乎翻了一倍,至今還在不斷招募數字化方面的人才。在申通的技術規劃中,未來要構建起一個申通大腦,這個大腦不僅包攬一切,還可以自我疊代,是申通智能人格的終極象征。

對于申通快遞的新高管團隊來說,這将是壓在他們身上的重擔。

創新業務能帶起申通嗎?

可以說,申通快遞這次新領導班子上台,是其在激烈市場競争中的一次自我革新。而為了适應這種變化,申通快遞甚至在今年春節推出了“過年不打烊”的活動。

申通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月4日到2月19日的16天裡,全國209個城市服務照常,其中重慶、福建、海南、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18個省級行政區域全面覆蓋。為了鼓舞士氣,申通還拿出超1億元,給在崗的超4萬名快遞員,每人發放超2500元的現金紅包。

對申通來說,這場“過年不打烊”活動隻是申通在鍛煉組織能力、提升服務水平上的一次探索,更多的探索則來自業務上的推陳出新,典型的比如同城配送和産地倉服務。這些創新業務也成為申通快遞繼傳統業務外,希望再次破局、拓展邊界的重要抓手。

申通快遞公司總經理(申通轉型發力新業務)4

與“過年不打烊”相互映襯的,是申通快遞在支付寶“集五福”活動中的配送角色。據了解,今年支付寶将聯合蒙牛乳業在“集五福”活動中發放優惠券,用戶通過優惠券下單後,蒙牛在全國的1600多家經銷商會将貨發到申通就近網點,再由申通負責訂單的到家配送,預計會給申通帶來百萬級的牛奶訂單。

值得關注的是,申通承諾在經銷商發貨後24小時内完成配送,這意味着“集五福“活動将是申通發力同城配送的“大拉練”。

在同城配送這個領域,申通快遞的決心不小。早在2020年618大促期間,申通就通過“預售極速達”的模式探索過同城配送新業務。當時申通與菜鳥合作,把支付過定金的訂單正常攬收,提前發貨到距離用戶最近的轉運中心暫存,等到用戶支付完尾款後,申通再把包裹轉到網點派送,讓不少用戶在大促第二天,甚至當天就收到了包裹,效率大大提高。

這種模式實現了三方多赢,平台可以提升商品的交易轉化,商家能加速回款和降低投訴率,用戶更是擺脫了大促期間收貨慢的處境。于是嘗到甜頭後,去年雙11期間,申通快遞與菜鳥把新項目拓展到162個城市,完成了百萬訂單,最快的天貓雙11訂單上門到貨,甚至發生在支付尾款後十分鐘内。

在去年雙11這個大練場上,與同城配送一起被拉來打磨的,還有産地倉服務新業務。

當時,申通快遞聯合菜鳥在保定、金華、義烏等多個城市打造産地倉服務,承接淘寶特價版C2M定制商品的快遞需求。在這種模式下,菜鳥負責客戶導入,申通負責産地倉選址建設、訂單的打包和發貨,僅在保定倉就為20多個商家完成超百萬單快件的發貨。

C2M産地倉得益于制造業反向定制的崛起,更貼近上遊,也需要更精細、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市面上的傳統快遞業務一般難以滿足需求,而申通抓住了這一時代變化,在産地倉服務上紮下根來。

對申通來說,一切創新業務的探索都離不開技術變革,這也是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碩果。

2020年,申通完成了多個數字化核心産品的研發,比如新一代信息系統矩陣已經成型,囊括了攬收、中轉、派送、客服的全業務流程。全站業務搬到阿裡雲,不光讓系統更穩定,還帶來成本的下降,僅去年雙11期間,申通快遞單票IT成本就比平時下降10%,IT投入費用則降低了30%。

除了改造IT系統外,申通也沒忘記對線下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尤其在去年下半年,申通的這一改造計劃進入加速期,上海、杭州、濟南等地的轉運中心投入使用,上海智慧物流園的日均快件處理能力甚至提升到最高350萬票。

據了解,截至去年10月末,申通累計完成了54個産能項目建設和升級,其中在昆明、上海等地區買地自建,在濟南、杭州等地以租賃形式新建,在合肥、鄭州等地改造老場地。這相當于平均每個月建設4.5個項目,增加操作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相當于98個标準足球場,産能提升了超1倍。

對申通的新領導班子來說,如何依靠數字化轉型探索創新業務,并讓申通回歸舊有榮光地位,都是任重道遠的。

眼下這個新開始,會不會成為申通快遞觸底反彈的起點?

本文由《财經天下》周刊旗下賬号AI财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