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看到這個開頭,你是否想起了課本裡的青春年華?那篇《醉翁亭記》不知不覺刻在了無數學子的心中,也将原本普通的醉翁亭引入了衆人的視野之中。
醉翁亭在哪?它還在嗎?它到底有着怎樣的故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伴随着年少時的憧憬和心中的好奇,一點點走近醉翁亭,去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位于安徽滁州琅琊山麓的醉翁亭本因歐陽修而建,同樣也因歐陽修的一篇《醉翁亭記》走進了人們心中。千年沉澱,歲月洗禮,如今的醉翁亭已經成為一處曆史遺迹,亦是吸引遊人前來探訪的文化勝地。
穿過古樸的小路,漸漸地走近景區門口,樹木茂盛,鳥語花香,千年醉翁亭五字清晰而醒目。越過這道門,便是醉翁的世界。
不似殿宇般華麗,亦不似皇家園林般輝煌,醉翁亭的美,文藝中透着一點古樸,低調中透着一絲大氣。青翠的葉子于微風中搖曳,明媚的陽光照在亭子上,參天的古樹挺拔而茂盛,一切的一切,給人以清幽典雅之感。
雖然當年智仙和尚建的隻是一座亭子,可是随着後世的傳承與修建,如今的醉翁亭已經不再隻是一座單調的亭子,寶宋齋、馮公祠、影香亭、意在亭,一座座風格各異又有着相似國風的建築立在那裡,共同構成那獨特的“醉翁九景”。
在醉翁亭院的北側,有一座獨特的古梅亭,它的名字正因古梅而起。相傳影香亭與古梅亭之間的那株梅樹是歐陽修親手所建,故稱“歐梅”。可惜後來這株古梅因戰火而毀,如今我們看到的也是明朝嘉靖時期補植的古梅。
翠積清香,百年古梅在微風中熱情綻放;源遠流長,千年醉翁亭在曆史長河中留下動人篇章。
漫步在醉翁亭院的小路上,亭台古樸,綠樹成蔭,清幽典雅的環境映着遊人的閑情逸緻,古色古香的建築總是能引起遊人的思緒。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千年以前的歐陽修帶着被貶谪的失落而來,本是失意之時,可他卻能在滁州這裡寄情山水,開啟新生。草木茂盛,水落石出,山間的四時讓太守沉醉;醉翁亭前,觥籌交錯,衆人的歡聲笑語走進了太守心中。
數次被貶,數次被召,滁州隻是歐陽修人生坎坷旅途中的一站;為政寬簡,與民同樂,醉翁之意,既在山水之間,亦在黎民心中。
一千年過去了,如今的醉翁亭前,衆人觥籌交錯的場景早已不再,而那位寄情山水的醉翁也早已遠去,唯有這醉翁亭經過曆代傳承與重修最終留了下來,當然,同樣流傳下來的還有那篇《醉翁遊記》。山水之情,令人憧憬;醉翁之意,值得深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