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料”是紫檀商家口中頻繁而出的詞彙。也不知為何,大衆總是會理解“老=好”,隻要前面加一個“老”,就會覺得好的很。比如老物件、老師傅、老手藝人等等。實際上這些隻是一個稱呼,不能代表一定就好。(比如現在網絡上常說的段子:到底是現在的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
在此篇文章中,我們需要深究3個問題:
1、何為老料?
2、老料到底有什麼好處?
3、老料在成品上如何區分?
以上這三個問題,如果您能問那些給您拽老料一詞的商家,搞不好能直接把他們都給問蒙了。不廢話,下面我們來下面我們來把“老料”給好好分解,細緻的講述下。
1、何為老料?
“老料”是個多意詞(多重意思),也算概念詞(概念型,讓人模糊弄不清楚),“老料”的常規理解有兩種意思,均為概念化的:
a)、生長年份很久的料,被稱為老料;
”拆房老料“是放性料中的一種
這種的砍伐後放了很久的料,用“放性料”來形容更加貼切。但也由于沒有一個絕對标準說“放了多少年以上的算老料”,所以也為概念化的。
2、老料到底有什麼好處?
在廣衆認知中,隻會覺得老料就是很好的料,但具體好在哪,大多數朋友都搞不懂,目前科學的理解分兩種:
a)、生長年份很久的老料:
有一種說法,就是年份長的很久的,木質整體密度更大,材質會很好,簡單意思就是“好料”的代名詞。
但料質的好壞,其實可以更為簡單的從成品上的“色澤醇厚度”、“料質細膩度”來進行區分判斷,沒必要用老料這個詞彙去烘托。
色澤紅潤醇厚的會油性更足
料質的細膩程度影響我們的觸感跟視覺感
b)、放性很久的老料:
這種料在廣衆認知中,最大的優點就是“木性穩定”。但這隻是相對而言,不能代表放性料就一定不會開裂,隻能說相對剛砍伐不久的木性穩定而已。
已表皮風化的放性老料,但心部依然紅潤。而這種水分、油性依然保持良好的放性料,做出的成品還是會存在開裂現象
影響木性的穩定,主要由料質中所包含的“水分”和“油性”有關,所以在其它木頭中,會有烘幹脫脂的工藝,來使木質中的水分和油性都保持一個較低的狀态,從而使得木性穩定。
這個放性料做出的筆筒,木性穩的沒有一絲裂,但從圖片上通過色澤來推斷,油性甚少,水分含有率也肯定屬均衡狀态
但紫檀如果油性差,做出的紫檀制品就會喪失其美感。(注:“紫檀是所有木頭中木性最穩的”,這句話是馬未都先生也講過,但仍需要記得一點,紫檀木性再穩,依然是木頭。)
3、老料在成品上如何區分?
關于料質方面,本人一直強調的就是油性是首要,如果按照材質好的老料來講,那肯定油性就必須要好才行;但如果按照木性穩定來講,油性自然就會差一些(甚至很差)。
a)、按材質好的理解方式來區分:
近乎完美材質的珠子
色澤醇厚度:指的是木質中紫檀素的包含量,顔色越紅潤,厚重感越重的就越好。(油性無法直觀看出來,隻能靠色澤來推斷。)
料質細膩度:指木質中棕眼的多與少、粗與細,越細膩的自然就越好。(俗稱的“玻璃珠”後期包漿效果,就必須要料質足夠細膩才行。)
b)、按木質外在保存的形态來區分:
保留着拆放料原态的雕刻件
放性很久的料,表層都會帶有曆史滄桑感,還是很容易識别的。但如果這種料做成了成品,去掉了原有的特征(比如做成珠子),那麼也就沒必要去追求那麼多了。
總結:
不用管“老料”這個稱呼,隻要懂得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就行。如果想要材質好的,那就選“料質細膩度”和“色澤醇厚度”兩個指标都好的;如果想要木性穩定的,就選油性差一些,含水率均衡的。(小件以材質好為主;大件可考慮放性料中油性差些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