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咳嗽的真實經曆

咳嗽的真實經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5 23:12:18

咳嗽的真實經曆(一起聊一聊咳嗽)1

咳嗽是一個症狀,涉及的病種很多,有的屬于主要症狀,也有的屬于疾病的伴有症狀。頭緒多,層次複雜,辨證選方用藥稍有不當,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帶來副作用。清代名醫徐靈胎自稱:“對此症考求四十餘年,而後稍能措手”。民間有“咳嗽咳嗽,醫家對頭”的說法,并不是無道理的。

治療咳嗽首先要分外感與内傷,這種提法還不夠全面,還要加有無宿疾和兼挾情況。

比如麻黃湯可以治療風寒咳喘,假如病人平素心下有水氣,一經風寒誘發,咳逆倚息不得卧,就要改用小青龍湯,溫化水氣,外開太陽,這是外因通過内因而起作用的一個例子。

一、外感咳嗽

1、單純風寒咳嗽

單純風寒感冒咳嗽,一般表現形寒、發熱(或無熱)、頭痛、鼻塞、身楚無汗、脈浮。表不解,肺氣就失宣,于是産生氣逆咳嗽,治療采取辛溫宣肺止咳,常法用止嗽散、三拗湯加減。止嗽散中有桔梗,如不需排痰可去掉,因此藥有刺激咳嗽,引起嘔吐的反應。這就叫化裁。

深師方治風寒咳嗽用三拗湯加細辛,細辛祛寒鎮咳,比麻黃湯中的桂枝好用。

南京地區常用前、桔、杏、蘇(加味),編成順口溜,是從杏蘇散中提取出來的,比較平穩,既可用于風寒咳嗽,也适應傷風咳嗽。

2、風熱型或寒包火

近幾年我在臨床觀察,單純風寒咳嗽病例較少,風熱型感冒或寒包火比較多見。

寒包火可用三拗湯酌加石膏或黃芩,或辛涼複辛溫法,表解裡熱自化。

風熱型從桑菊飲加減,辛涼疏風清熱肅肺,常用桑葉、連翹、薄荷、牛子、杏仁、前胡、大貝母、甘草、桔梗、枇杷葉,熱重加山栀、黃芩;咽痛加射幹、赤芍;熱傷津液加沙參、花粉;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

此型有二點要注意:

如伴有鼻淵,需在方中加辛溫通竅藥一二味,如辛夷、麻黃輩,意不在散寒,而在辛溫藥可以達到竅絡;

又此型初起咳痰色白,不可誤認色白為寒,因風熱壅逼,咳吐頻出,痰停留不久,故未至黃稠,待痰黃稠往往風熱漸化,病勢向愈,此點何西池有精辟論述可參。

3、燥咳

溫燥

幹咳少痰,即便有痰,粘連成絲,或如疙瘩狀,所謂“燥勝則幹”也,治以辛涼甘潤為法,從證選用桑杏湯、清燥救肺湯,俗話“藥不夠,二陳湊”,在此型最足偾事。

清燥救肺湯中有人參、麥冬、甘草養胃,道理是胃土乃肺金之母氣。

如燥氣化火,清竅不利,耳脹目赤、咽痛,桑杏湯中可加鮮荷葉、連翹、苦丁茶辛散清洩。一般燥氣不從火化,苦寒藥也要慎用。

涼燥

另有涼燥證型,幹咳無痰,稍畏風寒、苔薄、舌質不紅,宜溫潤止咳,藥用杏仁、蘇梗、紫菀、冬花、甘草、百部、大棗、冰糖等。涼燥又有稱作“次寒”者,意思是燥證與風寒并見,有别于溫燥乃燥氣與風熱并見。

我在臨床常遇到燥咳苔少,舌質偏淡,提示血虛之侯,在治療涼燥方中去蘇梗,加當歸、阿膠,咳久加五味子,效果很好。

喻嘉言提出秋傷于燥,立清燥救肺湯,對祖國醫學是有貢獻的,但我們對燥咳的認識和處理,不能局限于此。早在唐時《千金要方》治上氣咳嗽用蘇子煎(蘇子、生姜汁、生地汁、白蜜,制法略),《外治秘要》治氣嗽用杏仁煎(杏仁、饴糖、酥、生姜汁、蜜、貝母、蘇子,制法略),都取辛甘潤藥,實開燥咳治法之先河。

葉氏《臨證指南·咳嗽門》治周案:“秋燥從天而降,腎液無以上承,咳嗽,吸不肯通,大便三、四日一更衣,脈沉細小,議治在髒陰”,處方用牛乳、紫衣胡桃、生白蜜、姜汁,此法實禀胎于唐人。

4、暑咳

關于暑咳在溫病著作中略有記述,一般方書很少提及,我回憶在夏季咳嗽的病例,用藥仍不出風熱、痰熱、濕熱諸型的範圍,習慣上從暑為熱邪、暑多挾濕的論點,分别伍以石膏、六一散、杏、樸、通草、荷葉等品。

咳嗽和濕邪的關系也較密切,從發病的機理來看,内因是主要的,沒有内濕的病理環節,所謂風寒挾濕、風熱挾濕以及痰濕、濕濁諸證型咳嗽也就失去了病理基礎。

5、“六氣皆從火化”有臨證意義

又先哲認為“六氣皆從火化”,實踐證明具有普遍意義。我于1979年12月24日至1980年4月24日,在門診對咳嗽病例進行治療觀察,總結91例病例,根據臨床證侯特點,按中醫辨證分型分為風熱、風燥、痰熱、痰濕(包括濕濁)及虛實挾雜五型,初步觀察病機轉化,總的傾向多從熱化,這和先哲的論點相一緻。

此組病例從現代醫學診斷統計,其中慢性支氣管炎77例(伴有肺氣腫者36例),支氣管擴張5例,喘息性支氣管炎5例,肺心病2例,肺炎2例,由于觀察時間不長,此組病種有其局限性,但從咳嗽的角度看,也反映了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臨床意義,可供臨床參考。

6、肺炎如何辨證

受風感寒導緻咳嗽是否就是風邪咳嗽、寒邪咳嗽?

這還要根據病人的素質、内部兼挾條件來決定。程郊倩在《傷寒論後條辨》曾有一種論點:“風寒固不擇而施髒腑則随材各得”。這和外因必須通過内因起作用的哲理一緻,我傾向這種看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根據肺炎發病急,發熱、咳嗽、煩渴、氣急、胸痛或咯血痰等症侯,一般多屬溫病中風溫範疇,運用衛氣營血的辨證方法,作為指導治療的理論依據,但也有例外情況,肺炎并非盡屬風溫,從傷寒六經辨證,有屬少陽、陽明、并病合病之機。輕型病例也有屬于時感者。

衛氣營血辨證和六經辨證不是互相排斥的,有時可以互相滲透,這符合臨床實際。過去溫病學派認為柴胡劫肝陰,此語有流弊,在特定情況下應予“平反”。目前,有些教科書在辨證論治肺炎時株守衛氣營血數方是很不全面的,以此課徒,束縛後學的理路和視野,應予修正。

肺炎一類呼吸系發熱咳嗽病例,衛分症狀短暫或開始就出現氣分症狀,處理時也不必局限于銀翹桑菊或麻杏甘膏湯,有時可用栀豉、陷胸(法),甚則三黃石膏湯等,病變過程中如柴陷湯、柴白湯、大柴胡湯都有運用機會。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注公衆号 藥之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