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五章帛書?帛書道德經詳解·章五,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道德經第十五章帛書?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帛書道德經詳解·章五
閱讀導引:
本章雖僅46字,但信息量很大。由“天地不仁”、“動而俞出”引出了學習知識、養生處事的要訣,即“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原文斷句:
天地不仁⑴,以萬物為芻狗⑵;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⑶輿,虛而不屈⑷,動而俞⑸出。多聞數窮⑹,不若守于中⑺。
文字釋義:
⑴天地不仁:◆天,指事字。用“人頭頂上的方”表示“上面的空間”;本義是人頭頂上方的空間。因日出日落會使天空出現周期性的明暗變化,故引申指“一晝夜”;一天。天覆地載,人居其間。古人認為人是“天之陽氣”和“地之陰氣”交感的産物;故“天”又有“造物主”的含義。◆地,與“天”相對,意指人腳底下的承載萬物的實在。引申指活動的區域、場所等;如地方、場地、産地等。◆仁。據專家考證,認為“仁”字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雖然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對“仁”的解釋說法不一,但普通認為是儒家倡導的一個觀念;如“仁愛”、“仁義”、“仁政”等。有趣的是,儒家學說如《論語》、《禮記》和《孟子》對“仁”的解釋也不統一,但普遍包含“同情”的含義;如友善、親愛、關懷等。因此,可以确定“仁”的基本含義是“同情”、“憐憫”;相互同情,相互憐憫。★天地不仁:天地不相互同情。即天地沒有同情心。
順便說一句,道家反對“仁”。道家認為人們之間需要“相互幫助”但不需要“相互同情和憐憫”;如果社會中出現了人們“相互同情和憐憫”現象,那必然是治理失敗、人們生活凄慘的無道社會。與其讓魚兒相濡以沫,不如讓魚兒相忘于江海。與其讓人們生活凄苦、相互同情,不如讓人們衣食無憂、相互忘記。簡單地說,道家主張,社會統禦者應該給民衆實實在在的實惠,而不是虛情假意的關懷。
⑵芻狗:古代結草為狗形,用于祭祀,用畢則棄。意指無所謂的、無足輕重之物。
⑶橐籥(tuó yuè):古代吹火用的風箱。
⑷屈:本義是使彎曲,被彎曲。引申指“低頭,降服”;如屈服、屈從。又引申為“冤枉,叫人不痛快”;如冤屈、委屈、屈辱。“屈”與“伸”相對;“曲”與“直”相對。
⑸俞:古同“愈”,更加。
⑹數窮:◆數,本義是查點、統計。引申為查點的結果,即數量、數目。又引申指表示查點結果或計算的符号,如數字,術數。◆窮,造字的本義為身居洞穴。引申為生活條件艱苦,物質上的困頓、貧困的。又引申為“用完了”,盡、完、終結,追究等含義。
⑺中:<名>(zhōng)與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相同的位置,即中心。泛指一個地區内或一個時期内,中間、之内。<形>不偏不倚的,恰到好處的、合适的。<動>(zhòng),正對上,正好符合;如命中,百發百中。
句義詳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沒有同情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用完即棄的物品一樣,任由其自生自滅;聖人沒有同情心,對待百姓就像對待用完即棄的物品一樣,任由其自生自滅。
★老子告訴我們天地和聖人沒有同情心。這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意義?如果我們能明白“情”的含義,或許感覺有大用。
天地無情當然沒有“同情心”。此處的“天地”代指“道”。正如《道德經》第二章所說的“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因為不生不滅的“道”沒有主觀意願,雖然生成了萬物但不知也不管其生出的是什麼,任由萬物自生自滅;所以無情無義、冷漠殘酷,沒有同情心。“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有趣的是,雖然“道”無情,但其生的萬物皆有情。萬水千山總是情。“情”的含義是什麼?
“情”的準确含義是“人響應外界信息作用做出的反應”。愛情、親情、友情、情況、情感和表情等等,其中的“情”都是“人響應外界信息作用做出的反應”。雖然天地無情,但天地交感産生的生命必須“有情”。因為“生命過程”本質是“生物響應外界信息作用的過程”;例如,怒、喜、思、憂和恐等不是人的“主觀”情緒;而是人的五髒(肝、心、脾、肺和腎)對外界信息作用做出的反應(詳見《黃帝内經》)。簡單地說,雖然“情”是人類定義的概念,其實是描述萬物響應信息作用做出的反應;僅是人類經過比較把“情”分類為“喜怒哀怨憂思”等等。萬物皆有情,“情”是客觀存在。豬馬牛羊花草樹木等所有生物都有“情”,區别在于生物能否自知有“情”以及如何處理“情”。有智力的人不僅有情,而且能知情和合理地處理情感。
有智力的人可以通過“表情”(表現出來的情)看出人對事物的“态度”,能通過“表情”發現外界事物或信息對人作用的結果。這對人類來說顯然有大用。
聖人當然有情感但不會同情人。為什麼?因為聖人明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可以幫助人,但不會同情人、可憐人。人必須有尊嚴,需要幫助但不需要同情。同情而不幫助顯然是虛情假意。因此,老子留下《道德經》僅是幫助人類悟道,而不是同情人類;至于人類能否理解、接受其幫助,完全取決于人類自己的智力水平。同理,我們研讀詳解《道德經》是為了接受老子的幫助。
順便理解“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中的“命”是指事物的“内因”,其中的“天”是指“外因”。内因是外因作用的結果,外因是内因生成的環境;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共同決定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生死過程。如果生命内因(命)能與外因(天)和諧相處,那生命就能持續下去;反之亦然。所謂“昙花一現”或“與天地同壽”是指“事物的内因适應外因的程度”;内因如能适應外因則生存,否則立即在外因作用下發生變化;如此而已。★對于有“智力”的人來說,“命”和“天”都可變;至于如何變,要看人的“智力”水平,即要看人如何使用“智力”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
正是因為“天地不仁”,所以有智慧的人才可以利用“天地不仁”與天地共存。因此,道家認為,隻要人能悟道、找到使人的内因适應外因的方法,就能與天地同壽。可以說,人既渺小又偉大,渺小還是偉大取決于個人的智力水平。古往今來,那些被人們視為偉大者都是些什麼人?
有智力的人類應該怎麼做才能健康長壽甚至“與天地同壽”?老子以“風箱原理”為例,建議人們“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輿,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天地之間就像吹火用的風箱啊,看似空虛實則充滿不願屈服的彈性,動的越厲害生出的東西越多。與其獲得很多讓自己窮盡心機而不知如何處理的信息;不如讓自己的思維處于和諧有序的适宜狀态。
★老子用風箱比喻天地(陰陽)交感生萬物的情形。陰陽交感越頻繁、越劇烈則産生的運動變化越複雜、越紛亂,對于生物來說越危險。例如,環境劇烈變化産生的暴雨、暴雪、洪水和台風等會對生物造成傷害,被人類視為“自然災害”。同理,人體内的物質運動或情感變化劇烈,也會給人體造成傷害。從而引出本章最重要的一句話,“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多聞數窮”有害無益。“多聞數窮”是指“獲得了窮盡計算能力的信息”,即獲得了數不盡的不知如何處理的信息。人确實應該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便于找到或學會處理信息的方法,提高适應環境的能力;這就是教學的目的。然而,不是說人獲得的信息越多越好。如果獲得的信息量超過了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就會像“劇烈拉動的風箱”一樣讓大腦忙不過來、運動劇烈而受傷害,甚至能讓人瘋掉。因此,學習(獲取信息)必須循序漸進,獲得的信息量必須與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相匹配,切不可貪多貪快;否則不僅徒勞無益,反而傷害自己,甚至使自己走向反面。小馬過河故事有類似的含義。雖然小馬獲得了松鼠和老牛關于河水深度的信息;但不會處理信息、不知所措,隻好回去問老馬。老馬可以教小馬用“數學方法”計算河水深度,但沒這麼做;而是讓小馬自己去試試。因此,人們皆以為該故事講的是“須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而不知該故事也講了“多聞數窮”的道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是有條件的,必須能“聽懂”且能正确處理“聽到的信息”;否則聽的越多反而越亂。
“不若守于中”。我們已經明白“無為、相對性、情”這幾個重要概念,可以明白“中”的含義了。“中”是相對于“偏”的概念。假如人的正常體溫是37℃;那體溫處于37℃是“中”,體溫高于或低于37℃是“偏”;“偏”了就意味着生病,且“偏”的越多病情越重;維持在37℃就是守在中間位置,即“守于中”。如果人們試圖獲得很多信息而不知如何處理,使自己的思維活動偏離了和諧有序狀态而陷入混亂;那就是不中,顯然“不若守于中”。簡而言之,千萬不要讓自己處在信息旋渦或信息風暴中。過多的信息作用會讓人頭腦發熱、思維混亂、沖動而不能自制;不如讓自己的思維處于和諧有序的适宜狀态。
準确理解“中”、“正”、“和”、“善”。這是《道德經》中比較重要的概念。“無為”原理告訴我們“精神是産生力的原因”;“力”是精神使物與物之間産生的“相互作用”。因此,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中”是指力的“作用點”處在适宜的位置;不偏。“正”是指力的作用“方向”适宜;不反。“和”是指力的“大小”适宜;力不大不小剛剛好,既能達到作用效果又不會引起劇烈反應。“善”是指作用的結果适宜,吉祥。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間發生的相互作用,要盡量做到“中、正、和、善”。
切記!人的生命過程是響應信息作用的過程。如何讓人的生命過程盡可能的長呢?就看人們如何獲取和響應信息。多聞數窮,不若守與中。
很多版本把“多聞數窮”改為“多言數窮”,是“不能理解”還是“故意曲解”?
白話譯文:
天地沒有同情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用完即棄的物品一樣,任由其自生自滅;聖人沒有同情心,對待百姓就像對待用完即棄的物品一樣,任由其自生自滅。天地之間就像吹火用的風箱啊,看似空虛實則充滿不願屈服的彈性,動的越厲害生出的東西越多。與其獲得很多讓自己窮盡心機而不知如何處理的信息;不如讓自己的思維處于和諧有序的适宜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