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的陳某,今年72歲,前段時間因為進食梗噎感到金華市人民醫院消化内科就診,醫生收住入院後予以胃鏡,發現為贲門部占位性病變,胃鏡報告:食管下段距門齒38厘米處贲門右側後壁可見3.0厘米粘膜隆起,表面高低不平,潰瘍形成,覆蓋白苔,質脆,活檢易出血。診斷贲門MT。予以活檢後病理證實為贲門癌,是低分化腺癌伴部分神經内分泌癌。
接下來該如何治療?是不是能手術? 手術該怎麼做?
醫生予以進一步檢查CT增強發現腫瘤倒是沒有明顯侵犯周圍髒器或結構,請我去會診後,仔細閱片,發現從影像上看還是能夠根治性切除的。所以轉來胸外科拟進一步行手術治療。下面是其CT增強的圖像:
以上圖片紅色箭頭所指處為贲門部腫瘤
對于手術方式如何選擇?應該有以下可能的選項:
1. 經上腹正中切口行全胃切除,空腸與食管下段行消化道重建:優勢是隻需腹部切口,術後切口疼痛相對較輕,根據以往經驗,全胃切除後反流性食管炎症狀不明顯,也不需要術後服用制酸劑;缺點是術後短時間内因為沒有胃的潴留食物功能,不大會有饑餓感,初期進食較少,需要少量多餐,每次吃不了多少東西。
2. 胸腹聯合切口贲門癌切除,殘胃與食管胸内吻合:這也是以前教科書上的經典術式。優點是術中顯露非常好,腫瘤就在視野正下方,切除可靠,吻合滿意;缺點是需要切斷肋弓并切開膈肌,同時進腹與進左胸,對呼吸影響較大,術後切口疼痛較非進胸的更明顯。而且肋弓處愈合能力差,以前曾碰到過肋軟骨愈合不良的,感染并形成窦道,經久不愈。再者術後反流性食管炎症狀經常非常厲害,需要長期服用強有力的制酸劑,而且效果仍有限。
3. 上腹正中與右胸二切口,贲門癌切除,胃食管右胸吻合術:這樣的術式與胸腹聯合切口切除範圍類似,甚或更能往胸段食管切一些,手術方式就如食管下段癌的手術方案。優點是不切斷肋弓,也不需要切開膈肌;其他方面的缺點與胸腹聯合切口類似。
4.經左胸切口近半胃切除,食管殘胃胸内吻合:此術式與第2種比少了腹部切口,但仍要切開膈肌,而且顯露遠不如胸腹聯合切口,遠端胃的淋巴結清掃也很難做,不是優選方案。
具體以哪種方式為好,按我們醫療組的經驗,考慮第1種更不錯,拟選擇此方案:1.從CT與胃鏡上看,經腹手術基本上是能做到上切緣陰性的,假如術中發現切緣陽性而經腹無法完成根治性切除,随時可以轉為第2種或第3種術式;2.以前我們全胃切除也都置胃管,但後來發現全胃切除術的病人,術後胃管基本就沒什麼東西引流出來,後來的病例多數術後即時就拔除胃管,免除胃管留置的不适;3.術後不需要制酸治療、切口疼痛輕如前述;4.沒有進胸,更方便術後呼吸道的管理,不容易出現呼吸道并發症,利于術後快速康複;5.小腸血管也比較好,愈合能力不錯,術後相對可以更早時間進食。
手術安排在3.19進行,由葉建明主任醫師、譚海棟副主任醫師及鄭盛弘醫師共同合作進行,從約上午9點半開始皮膚消毒後切皮開始,在11點鐘左右已經完成所有腹内操作,包括切除全胃、空腸與食管下段R-Y吻合、空腸造瘘及腹腔引流等,僅約1個半小時。以緻隔壁手術間的同事過來看時,還以為我們是打開腹腔探查了下,腫瘤切不掉在關腹呢!想不到我們已經手術做好了。
之所以能如此順暢的完成高難度的全胃切除(4類手術),有幾點經驗值得與大家分享:1.固定搭檔,熟練配合非常重要:我與譚海棟主任畢業進到醫院相差一年,除了外出進修,基本上一直是固定搭配,配合非常默契,而且年資相近,各自都比較有經驗,手術時不大需要反複提醒讨論;2.為了更好暴露術野,我們采用兩幅懸吊拉鈎,将兩側肋弓部位都拉起來,比人工拉鈎穩定性好,而且持久不會費力;3.器械的進步也是手術做的越來越順利、時間越來越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們全胃切除或食管癌遊離胃都是用能量平台完成解剖遊離;4.特别提醒同道的還有一點:行空腸食管R-Y吻合時,切斷空腸後,遠側端空腸上提與食管下段行吻合時,用吻合器(釘座置入食管下段,操作杆從空腸斷端置入腸腔後從側壁穿出,激發完成吻合後,空腸斷端切割縫合器關閉)完成,盲端(下圖中綠色箭頭所指的這部分)不能留太長!如果留的比較長,雖然吻合操作時比較方便,但術後進食後食管進入盲端,會造成腹部脹痛不适,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以下時贲門癌所在位置示意圖和全胃切除後空腸食管R-Y吻合後的示意圖:
圖示贲門癌的位置
圖示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後的樣子。其中綠色箭頭所指範圍建議不能過長
做為醫生,自己專業内的手術大家都在做,到一定的年資都能做的下來,但怎樣能做的更快更好,怎樣做術後恢複更順利,生活質量更好,就是體現在細節上!也體現在個體化制定治療方案,用心用情對待病人上!我們抱怨醫院平台不好,不如經過自己的努力将醫院平台提升到更高水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