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我們在使用很多互聯網産品時都會遇到登錄的界面,每個産品或多或少都有有一些不一樣,而現在的登陸方式簡便了許多,可以直接通過第三方賬号進行登錄;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登錄流程的體驗,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起初打算梳理一下登錄注冊頁面的邏輯,比想象中複雜太多,還是“小步快跑,快速叠代”吧。
因此,我把目光轉向了其中的一個分支——重新登錄。也就是說,用戶曾經登陸過該産品,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退出了,現在需要重新登錄。
這次主要分析了支付寶、抖音、哔哩、京東、滴滴和知乎六款常見産品,并對登陸方式和體驗細節進行總結。
01 登錄方式登錄方式大體可劃分為3種,分别是賬号登錄、第三方登錄和生物識别。
賬号登錄主要是指手機号登錄,其他還包括郵箱或用戶名。
第三方登錄通常包含QQ、微信、微博和公司相關軟件,比如淘寶可以通過支付寶登錄,抖音可以通過頭條登錄。
生物識别主要包含人臉識别、聲音鎖和指紋登錄,比如支付寶和京東都可以通過人臉識别登錄,國民社交軟件微信可以通過聲音鎖登錄。
針對市面上的6款主流産品調研後,發現産品提供的登錄方式雖然不少,照顧到了各式各樣的群體,但是其核心登錄方式幾乎相同。
最核心的登錄方式是本機号碼一鍵登錄,也就是說,不需要輸入密碼或驗證碼,點擊按鈕就直接登錄了。
不同之處在于,對隐私協議和運營商協議的處理方式。
1)支付寶、抖音和哔哩等軟件,點擊登錄就代表同意隐私協議了。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減少了一個交互步驟,提升完成率。
另外一點是我的個人見解,這樣做弱化了用戶對隐私協議的關注,畢竟沒有人願意隐私被别人掌握,降低用戶心理壓力,進一步提供登錄完成率。
2)京東和知乎需要手動點擊同意隐私協議。
3)滴滴是默認勾選同意服務商協議。
次要登錄方式主要是“手機号 驗證碼”和“手機号 密碼”,通常默認展示驗證碼登錄,可以切換為密碼登錄。
1)使用“手機号 驗證碼”的登錄方式時,通常采用分步的交互形式實現,大家的一個說法是分步能夠提升成功率。
另一個個人觀點是,因為手機号與驗證碼的輸入存在時間差,并且涉及到app和短信兩款軟件,存在較多不确定性。
重要的行為要給出更加明确的反饋,因此選擇跳轉頁面進行。
2)使用“手機 密碼”登錄時,通常合并在一個界面上展示。
其他登錄方式通常是第三方軟件授權,點擊圖标之後直接調起第三方軟件授權登錄,通常也有兩種展示形式:
1)僅展示“其他方式登錄”文字,點擊後才會出現第三方軟件圖标,鼓勵大家使用手機号登錄。
2)直接顯示第三方軟件圖标,點擊即可登錄。
02 其他細節
雖然重新登錄的流程大緻相同,但其中的細節還是有不少差異,這也造成了登錄體驗有明顯的差别。6款軟件中,體驗最好的是抖音,最差的是知乎。
知乎的未登錄頁面,核心應該是引導用戶登錄,但是這個頁面複雜,用戶根本不知道該把視覺焦點放在哪裡。
此外,信息價值低,用戶在沒有登錄的情況下,想要開通嚴選會員的幾率是不是很小,嚴選會員的出現隻産生了負面作用,而沒有起到它想把普通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的作用。
這兩個細節屬于沒有遵循親密性原則,導緻用戶可能出現錯誤。
京東默認登錄頁面中,主按鈕和隐私協議具體太遠,導緻忽略隐私協議。用戶行為割裂,大概率出現用戶點擊主按鈕後,被提示還要同意隐私協議。
哔哩哔哩的登錄頁,驗證碼與登錄密碼切換按鈕在右上角,距離主體内容太遠,不容易注意到。
知乎不同頁面,微信和微博的圖标不一緻,感知上缺乏專業性。
03 總結一下
重新登錄的流程是多樣的,但是核心登錄流程隻有“本機号碼一鍵登錄”,所以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優先完善一鍵登錄。
雖然重新登錄的大體流程一緻,但是由于設計細節的差異,導緻體驗遊明顯的優劣之分。
不要眼高手低,這一條針對自己。
在不實際操作的情況下,還是不要低估一件事情的難度;一個簡簡單單的重新登錄頁面,在不考慮異常狀态的前提下,依然存在很多細節。
本文由@栗子設計喵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