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馮文靜□副主任醫師高雲海
生活中不少人喜歡挖耳朵。為了迎合人們的這一習慣,市面上誕生了一種“挖耳神器”,即可視挖耳勺。這些挖耳神器自稱采用了類似于内窺鏡的設計,在挖耳勺前端配備了微型攝像頭,可以連接手機,通過安裝一個軟件來看清耳朵内部,進而更加準确地找到耳屎并将其清理出來。
這些可視挖耳勺看似很高級,但和專業的耳内鏡是無法相比的。絕大多數可視挖耳勺的圖像清晰度和色彩辨識度都很低,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清楚地看到耳内情況,極易弄傷外耳道和鼓膜。此外,挖耳“神器”鏡頭呈現出來的圖像是二維的,而真實的耳道是三維且曲折的,對于沒有專業知識的普通人來說很難感知耳道的深度,也無法辨認鼓膜的正常結構。曾經就有患者使用可視挖耳勺時,把鼓膜上反光的光斑當做異物來挖,結果導緻鼓膜穿孔。所以,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并不是實現了可視挖耳就安全了。無論是用普通挖耳勺還是挖耳“神器”,都不建議大家自行掏耳朵。
健康人本就沒有必要頻繁挖耳。耳屎學名叫“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淡黃色黏稠分泌物,幹燥後呈薄片狀。有的人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稱“油耳”,無論是片狀耳屎還是油耳都是正常現象。耳屎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來物的作用,可使外耳道免受病菌、異物和蚊蟲等侵害。正常情況下,耳道本身就有自潔功能,人在做咀嚼、張口等動作時耳屎多可自行排出。
若耳屎過多,導緻出現了耳悶、耳痛或者聽力下降等情況,可以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耳屎比較硬不易取出時,醫生會用碳酸氫鈉滴耳液先把耳屎軟化,然後用生理鹽水沖洗外耳道或用吸引器将耳屎取出。健康人如果自行過度清潔耳道,會破壞外耳道皮膚的天然屏障,使皮膚更敏感,反而會出現真菌感染和外耳道腫塊等問題。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