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麼是叠代
“叠代”這個概念,是随着互聯網發展而傳播開來的。起初是一個科學概念,在算法中使用較多,指重複反饋過程的活動,目的是為逼近所需的目标或結果。每次對過程的重複稱為一次叠代,每次叠代的結果會作為下一次叠代的初始值。
這個概念解釋,會讓人産生似懂非懂的感覺。通俗地說,叠代就是在接近目标的過程中,不是直接線性達到,而是朝着大緻方向不斷折返接近。在做的過程中,不斷試錯,不斷調整,不斷精進,直至最後達成目标,整個過程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趨勢。
舉個例子,某公司推出一款遊戲。線性開發的模式,就是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制定盡可能完美的方案,盡量一次性拿出一個爆款産品,一舉占有市場。而采用叠代的方式,則是開始推出一個最簡約的版本,然後放在市場上試運行;根據用戶的反饋,修改完善後推出下一個版本;之後再投放市場,繼續試運行;重複上述過程,直至産品占有市場、取得預期盈利目标。
02 叠代的優點
叠代法的特點,是在達成目标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重複,每次記錄反饋信息,然後根據反饋對系統進行改進,直至達到目标。直接法的特點,則是一次完成整個過程,直接達成目标。
對比兩種方法,直接法簡單省事,但往往風險大,如果出現錯誤,則滿盤皆輸;叠代法過程複雜,周期長,整體成本高,但風險小,可以邊走邊看,随時進行調整。叠代的過程,如果發現風險太大,可以直接中止,從而避免更大的損失。
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到底選擇哪個方法更為有利,取決于事情本身的特性。
簡單的能看準确的,适合直接法;而複雜的看不清楚的,适合用叠代法。
在确定使用叠代法之後,初始模型以及每次的步長也很重要。方案越科學,效率越高,試錯次數也就越少。
03 個人成長中的叠代法
除了做産品需要叠代,在個人成長進步過程中,也需要大量使用叠代的辦法,特别是在技能練習方面。
比如,你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不能按照十年磨一劍的思路,把每項基礎都練紮實了再上場比賽。而是要經常參加比賽,然後根據比賽的表現,不斷發現自己的短闆,不斷進行針對性地練習,以此才能快速成長。
我以前練習寫作,就有這個問題。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思路是關起門來蒙頭打基礎,就像古龍筆下的傅紅雪一樣,十年如一日練習拔刀術,直至最後成為絕世刀客。
但這種方法效率很低,容易陷入低水平重複,如果練習偏了,那就把自己練廢了。有一陣子,我突然發現,我的寫作練習變成了寫日記,和初中生沒有本質區别。很多老百姓練習書法,就是如此,最後即使付出很大精力,但也基本練廢了,因為一開始就錯了。
正确的方式,應該是采取叠代法。在練習寫作的過程中,把練習作品呈現給讀者或者專業人士,獲取有價值的反饋和指導意見,這樣不斷改進自己的寫作技能,達到快速進步的目的。科學練習和“1萬小時定律”,中間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獲得有益反饋和指導。
所以,從去年11月開始,我把自己以前的練習作文,一篇篇發在網上,通過讀者的反饋,來審視自己的練習。當然,這樣也有問題,因為是存稿,所以感受并不是很深。等下一步存稿用完了,當天寫,當天發,這樣估計效果會更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