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論雷克薩斯曆史上最成功的車型,ES無論如何都要占得一席。
2020年雷克薩斯全球銷量為71.8萬輛。其中北美市場獨占鳌頭,銷量達29.7萬輛,同比下跌9%;歐洲市場銷量為7.1萬輛,同比下跌19%;日本市場銷量為4.9萬輛,同比下跌21%;隻有中國市場給面子,同比上漲11%,銷量高達22.5萬輛。其中,雷克薩斯ES獨占11.5萬輛,占比超過51%。
但這還不足以完全表達雷克薩斯ES得重要性。
雷克薩斯目前的平均成交價為38.89萬元,僅次于奔馳(42.86萬元)和寶馬(41.67萬元)的平均成交價,把凱迪拉克、沃爾沃等一大波成交均價跌破30萬元的二線豪華品牌遠遠抛在了後面。
就有這麼巧,雷克薩斯ES的平均成交價恰好也在38萬元出頭的位置,這是ES常年有兩萬元以上加價銷售的結果。
毫不誇張地說,在中國,ES成則雷克薩斯成。
毀譽參半的雷克薩斯ES盡管雷克薩斯ES有如此"戰無不勝"的市場表現,但其并非基于産品層面的無懈可擊。相反,ES可能是最受争議的雷克薩斯車型。甚至有人固執地認為,雷克薩斯IS、GS、LS,包括CT這樣的小号車,都可以算作"好車",但ES除外。
所以,雷克薩斯就像一個大網紅,捧它的人和踩它的人同樣多。
一方面是加價提車,因為加價導緻證全球最貴ES就在中國。
剛剛中期改款上市的ES的售價區間為29.49—48.89萬元,較之改款之前,官方小漲了5000元。在智能化适當升級、内外飾小改,增推F SPORT新版本的基礎上,中期改款之後的ES大概率會延續加價銷售的傳統。
在北美,雷克薩斯的發源地,即便是缺席國内市場的ES350(3.5L V6 8AT),起售價也并不會超過4萬美元,折合人名币不超過26.8萬元;而與國内市場同款的ES300H,起售價不超過4.15萬美元,起售價約為28萬元。
可以肯定,中國市場所售的ES比全球任何國家、地區的同款售價至少高出30%。
另一方面,是跟價格嚴重不匹配的動力标定。
ES200搭載2.0L自吸發動機孱弱的動力表現一直是這款車型的最大槽點。
2018年,全新一代ES上市之初,ES200最大可提供167匹馬力。這個輸出表現是什麼段位?即便是邁騰的2.0T低功率版本,也可以提供186匹馬力;而君越2.0T則一個标準,直接到237匹馬力。
要知道,不管是邁騰還是君越,都還隻是中級轎車,而ES是中大型轎車,零百加速竟然高達13秒以上,通常情下,這個級别的車型這一數據應該在8秒。更"過分"的是,ES200在時速60—120區間疲軟的加速表現最為明顯,有高速公路駕駛經驗的人知道,這意味着怎樣的"痛苦"。
或許是雷克薩斯實在"抹不開情面",利用2019年之後小改款的機會,"悄悄"把發動機最大動力輸出調教到如今的173匹馬力,但這點漲幅,也就是緩解一下用戶内心的焦慮而已,與解決實際問題無補。
還有,俨然已經被神話的雷車品質。
或許是雷克薩斯的品牌效應,神話了ES的品質。至少,從實際來看,和傳說還相差很遠。
ES既有雷克薩斯幾乎所有燃油版車型的通病,即車機系統邏輯混亂,操作方式非常不人性化,發動機噪聲大得不像一輛豪華品牌汽車之外,ES還有自己獨有的"毛病",比如前排儲物空間小,底盤太低,挂底變成家常,發動機艙内進水,車身異響等;
更何況,ES是雷克薩斯召回車型中的常客。
2016年,由于高田氣囊問題,ES在召回之列;
2019年,因電液壓控制系統問題,ES在召回之列;
2020年,因發動機冷卻液存在洩露隐患,ES在召回之列。
根據3月美國《消費者報告》雜志公布的2021年汽車品牌質量可靠性榜單信息,雷克薩斯已經跌至第六名,而在此之前,雷克薩斯久居前三甲
饒是如此,在中國,ES的銷量數據真心是既有質,也有量。
豐田玩法三個六雷克薩斯"何以緻勝"?
當然與豐田這麼些年在雷克薩斯品牌宣傳上的精心運作關聯緊密。
由此,給雷克薩斯帶來了一筆豐厚的無形資産。
比如"匠心"品質,比如"看起來容易,學起來難" 的服務等等。ES很好的傳承了這一筆無形資産,加之ES是公認的最能代表雷克薩斯外形設計精髓的産品,使得ES"始于顔值,終于品質,升華于品牌價值"的口碑效應傳頌于圈内,甚至被"神話"。
上述更多基于共性層面的附加值成為ES"拔得頭籌"理由,顯然還不夠充分。在此基礎上,豐田為雷克薩斯ES添加了一個"個性化"的設計。
我們知道,雷克薩斯産品入市,采取的基本策略是"内部升級打造,外部錯位競争"。
"内部升級打造"是指,同底盤架構車型,從豐田換到雷克薩斯都升一級。定位中大型轎車的ES則由豐田中級轎車凱美瑞升級而來。
但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此"内部升級",市場認不認可呢?畢竟軸距在那裡擺着。ES的軸距為2870MM,還是一個中級轎車的水準。而真正的中大型轎車軸距都在3000MM以上。
所以,ES引入了2.0L車型,拉低了入版的起售價。"外部錯位競争"的效應就形成了——"我"雖然定位勉強了點,但禁不住我起售價低呀。
由此可以肯定,雷克薩斯ES200就是一款為中國市場而來的"特供車型"。全球市場,獨此一家,别無二店。
ES以大中型轎車的産品定位,卻有着與奧迪A4L、寶馬3系等中型轎車大緻相同的起售價。
但ES顯然不甘心于此。憑借成名已久的THS混動技術的底子,雷克薩斯創造了"智.混動"的産品說辭。
這套說辭為ES從低配到高配創造了近20萬的價值空間。同樣的統計口徑,奧迪A4L不足10萬,寶馬3系11萬出頭。所以,ES的中高配車型攜加價之威,有機會直殺奧迪A6L、寶馬5系的成交價腹地。
如此設計,雷克薩斯ES如同手握"尚方寶劍",上打BBA之56E,下打BBA之34C。留給中國用戶的選擇空間确實很大了。
如果預算有限,又看重ES的"殼",那就2.0L入門版;如果預算無虞,需要"形神兼備",那就走"智.混動"方向。怎麼樣,都在ES的設計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ES的"成功",為之後的NX和UX提供了很好的範本。"成功"得以複制。截至目前,ES和NX是雷克薩斯中國市場最成功的兩款車型,無一例外,其中2.0L車型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或許大衆在營收上有稍勝一籌的年份,但豐田始終穩穩坐在全球車企利潤榜首的位置上。
由ES的"成功",可見豐田的"功力"。
雷克薩斯ES還能"紅"多久?雷克薩斯ES還能"紅"多久?這個問題在2021年之前,還顯得有些"無厘頭"。但2021年之後,則多少可以有迹可循。
雷克薩斯ES憑借2.0L車型走量,應了"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句俗語。但中國還有一句話,"上梁不正下梁歪",或許雷克薩斯ES的"塌房",就從傲嬌的"智.混動"開始。
很長時間以來,以日系兩田為代表的混動技術,成為全球混動造車的翹楚。
随着2021年比亞迪DM-I,吉利CHS2.0、長城DHT、奇瑞鲲鵬等各具特色,且毫不遜色日系産品的混動技術品牌發布,我們可以自信地說,未來混動造車看中國。
誠然,上述所有自主造車,在品牌力上還比不過雷克薩斯。但完全可以和豐田比,比亞迪之王朝系列、吉利領克、長城WEY都有一戰之力。
這就意味着,在即将到來的混動之戰中,豐田THS會受到極大沖擊。一旦達到銷量的臨界點,豐田的混動車型就會降價求量,如當下這樣和燃油車之間形成巨大差價的現象将不複存在。
豐田降了,就算是擊穿了豐田的"混動神話"。雷克薩斯還好意思披着一件"皇帝的新裝"繼續前進嗎?
不要過分迷信品牌的力量,特别是在新能源造車即将全面來臨的時代,品牌遠不及傳統燃油車霸屏的時代值錢。
倘若,包括ES在内的雷克薩斯混動車型開始官降,那麼就表明雷克薩斯的品牌開始褪色。車價便宜了,不是更利于銷售嗎?
恰好相反,"追漲殺跌"的效應在雷克薩斯身上體現最明顯。過去,因為這四個字占了多大便宜,以後就可能因為這四個字要吃多大的虧。
一旦,混動車型官降,ES2.0車型本身的問題就會放大,再放大,2.0L 孱弱的動力表現承載不了ES的全部。将随着時代的要求而自然消失,結束其特供車的使命。
就此,ES歸于平凡,失去"大網紅"的光環。
也許,在今天看來,上述一段關于豐田因為THS失去技術上的先發優勢,而誘發ES"塌房"的論述,完全是臆想。
如果豐田自己都不認為這是"臆想"呢?隐隐,我們都已經聽到,豐田正在和比亞迪談判使用比亞迪E平台3.0造車的事宜。
看來,豐田也清楚,純電造車才是終極目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