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題是對我自己說的╮( ̄▽ ̄)╭
寫這篇文是為了糾正之前的幾個錯誤點。
首先感謝“clonetrooper”,指出并糾正了我的錯誤,而且為我們分享了自己的專業知識。
clonetrooper
★ 錯誤點:
标題原标題是“十幾萬的獨角仙?遇到這樣的蟲子不要放走”。
clonetrooper:“首先一萬左右到兩萬甲蟲是有的,但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是不會有的。即使有的話WWF(動物保護基金會)也會制止交易,因為用金錢來衡量一個物種實在是違背了道德,而且它也不值這個價。随意的給一種生物加價還會導緻像陽彩臂金龜的楊百萬事件,甚至導緻物種滅絕。”
△這段話對我的觸動很大。看得出,這位網友是真心喜愛甲蟲的,後來我也了解到他養兜蟲,主要養鍬甲。
我起标題時,隻考慮到怎樣吸引到讀者的目光,但是沒想過這樣的标題會産生怎樣的影響。如果換成一個有影響力的作者,這種标題也許會讓有心人士産生一些想法,最後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不過那些有影響力的作者,應該不會犯我這樣的錯誤)
正文
首段就犯了個大錯
clonetrooper:“作者在首段犯了一個嚴重錯誤,獨角仙屬于兜蟲,說獨角仙也稱兜蟲在語文上沒有錯,但從學術角度這是不嚴謹的,會對不了解這些知識的人産生誤解。獨角仙屬于兜蟲,兜蟲是一個龐大的類群,還包括一些大兜,比如說南洋大兜,海神大兜,長戟大兜。”
然後關于價格,我沒有深入的去研究過
clonetrooper:“一隻普通的長戟可能要一千多一隻,長角的貴點頂多兩千多,一些日本專家培育的優良基因的大兜,賣一兩萬是可以的,但幾十萬是絕對不可能的。然而,獨角仙最貴最貴也就一百多一對吧,一般五十就能搞到一對。”
還有獨角仙和大兜,我沒有區分開來
clonetrooper:“獨角仙和大兜們有本質的區别。獨角仙的頭角分四個叉,兩根胸角明顯短于頭角,向中間合并,但仍可看出是兩個合在一起而不是根。大兜就不同了,他們有一部分沒有胸角,所有大兜的頭角,胸角長,直而沒有分叉。并且大兜通常體型非常大,以至于長戟大兜的母蟲比長角獨角仙還長,還大。”
幼蟲
clonetrooper:“再然後,并不是幼蟲蛻皮後就長犄角的,這個說法其實很荒唐,一齡幼蟲到二齡幼蟲有蛻皮,二齡到三齡要蛻皮,前蛹到化蛹又要蛻皮,羽化照樣要蛻皮,作者的意思是從前蛹到化蛹的蛻皮能看出有無角,獨角仙的幼蟲根本沒有角,甚至連一點迹象都沒有。”
體型排名
clonetrooper:“獨角仙體型昆蟲第三什麼鬼,随便舉出十個比95.6毫米長的昆蟲:南洋大兜(13cm),長戟大兜(15cm),海神大兜(15cm),五角大兜(12cm),長頸鹿鋸鍬(11cm),孔夫子鋸鍬(11cm),巨叉深山鍬(10cm),智利長牙鍬甲(10cm),泰坦天牛(17cm),中華大刀螳(13cm)。無論按哪種分法獨角仙都不可能排到第三。”
文章中為了表現日本人對獨角仙的推崇,我還用日本武士盔甲舉例,但配圖錯誤。
clonetrooper:“日本武士盔甲的頭飾的确是有一部分參考了獨角仙,但圖中的盔甲頭飾明顯是按照鍬甲的角(上颚)設計的。”
飼養(這個很重要,大家别被我誤導)
clonetrooper:“有一張圖,一個男人手中拿一隻甲蟲,這正是長戟大兜,而不是獨角仙。更可怕的是下面還寫容易飼養!!?獨角仙的确好養,但圖中的長戟是最難飼養的甲蟲之一,是超有名的拒食王,幾百買的幼蟲說不吃東西就不吃東西,然後就隻能等死。而且文字說明隻有成蟲飼養,如果有一位新手,看到這篇文章,在某寶買了一隻仙幼,按照如下方式放到飼養箱裡,喂水果,拿木屑當墊材......後果不堪設想。”
△這裡沒有具體問問該如何飼養,如果這位網友看到這篇文章,請再為大家科普下,感謝!
最後網友還補充了一些知識:clonetrooper:“中國的兜蟲有獨角仙,姬兜(獨角仙近親,胸角明顯長于獨角仙),五角大兜和肉食的中華曉扁犀金龜等。鍬甲就多了,三分之一的鍬甲(四百多種)都在中國。
著名品種有:雞冠鍬,大象細身赤鍬,兩點赤鋸鍬,y紋鋸鍬,黃紋鋸鍬,孔夫子鋸鍬,圓翅鋸鍬甲,台灣高砂鋸鍬,幸運深山鍬,中國大鍬,中華大扁鍬,黃邊鬼豔,紅邊鬼豔,南洋肥角鍬等。(順序:細身赤屬,鋸鍬屬,深山屬,桃花屬,鬼豔屬,肥角屬)
鍬甲主要分布在南方,雲南較多,北方也有不少。例如中國大鍬和中華大扁鍬等,高緯度地區的大部分鍬甲成蟲有冬眠的習性,極少數幼蟲可過冬。而兜蟲隻分布于南方,因為成蟲壽命太短,一般野生一個月左右,飼養三個月,部分品種最多六個月。
鍬甲和兜蟲的成蟲晝出。白天在有汁液流出的樹幹和腐爛的水果上可以見到,中午日照足時鑽入樹根旁腐殖土中避暑,夜晚在樹洞或土中過夜。兜蟲的幼蟲隻在腐殖質充足的土壤中,除了部分食性偏生的大兜。鍬甲幼蟲可見于朽木中,一般會把朽木分解成木屑留下食痕。要注意的是一些蜣螂(屎殼郎,與糞金龜不同),糞金龜還有極少數花金龜也有角,需要通過特殊部位來區分它們與兜蟲和鍬甲,比如小盾片,符節和觸角。”
△以上就是關于之前文章“十幾萬的獨角仙?遇到這樣的蟲子不要放走”的一些錯誤點,希望大家仔細看看。(該文章已撤回)
最後再次感謝“clonetrooper”,指出并糾正我的錯誤!
▽以下是我的一些反思和想法。
如今自媒體發展迅速,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媒體人,把自己擅長的,喜歡的發布到網上,和其他人分享。
自媒體的門檻低,就導緻自媒體人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就比如我吧,文筆不好,也不專業,但是也能在這裡寫文章。
我之前寫的文章内容結合了我在百科/貼吧/知乎/問答等找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歸納總結,最後寫成一篇文章。現在看,這些文章是有很多錯誤的。那時我對網上的資料不會怎麼懷疑,認為那就是對的。後來找資料時,我發現有些明顯是錯誤的,就連我這外行人都不信。于是我開始對資料仔細審核,有些點會反複的查找。比如“關于螞蟻的17個冷知識”這篇,本來是有20幾個點,我把每個點都查過以後删掉了幾個錯的,留下的是我認為正确的。(但我不能保證100%正确,如果有小夥伴發現錯誤,歡迎指出)
還有一些數字信息。如“行軍蟻”這篇,有網友在評論中表示對20m/h這速度的懷疑。其實我寫時也覺得這速度慢得不可思議,懷疑是不是弄錯了。于是查了下,知道單隻行軍蟻的速度是100m/h,而蟻群的速度要慢很多。然後還查了螞蟻的爬行速度是0.027m/s,也就是97.2m/h。兩者一對比,基本是吻合的。還有“螞蟻世界 ・七宗「最」”這篇的“最小——賊蟻”。如果有細心的網友去網上查的話,會發現賊蟻的體長和百科上的相差了4、5倍。百科上是0.3~0.5mm(但是蟻後體型5mm,這就是我的懷疑點),而我寫的是1.5~2mm,相差很大。當時我也很糾結,不知道哪個是對的,或者兩個都錯。網上賊蟻的資料比較少,我把幾處資料比較了下,還是決定用1.5~2mm。(希望有知道賊蟻的小夥伴科普下)
網上形形色色的資料、文章有很多,真假難辨。以後寫文章時要檢查檢查再檢查,對文章負責,也是對讀者的尊重。
我最早寫的幾篇文大部分隻是一些知識點的拼湊,幾乎沒有我自己的思考。之後寫多了,對昆蟲有了一定的了解,寫文章時就會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從陌生到熟悉,這也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
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錯誤,有些我自己就能發現,自我糾正。但還有一些是我沒有發現的錯誤,卻被我當成了正确知識點,分享給大家,然後誤導了讀者。
所以,希望以後有更多的讀者在看的過程中,如有疑問,歡迎提出;有錯誤,歡迎糾正;有其他知識點,歡迎補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