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杭州西南中心城市規劃

杭州西南中心城市規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06:52:1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張彧 吳佳妮

杭州與亞運的“約會”推遲了,但延會不延實惠。

借賽事紅利加快提升基礎設施的承諾,如期而至:近日,杭州市建委發布,迎亞運百日攻堅行動第一階段所涉及的18條快速路、93條地鐵重建道路全面建成。快速路網建設四年行動計劃也進入收官階段,預計到9月底快速路總裡程将達到480公裡。

這份體貼到位的民生質感,帶來的不僅僅隻是出行的便利。要知道,縱橫交錯的快速路網往往與城市的發展環線相連,作為城市的黃金價值輻射分割帶,它的界限也是對城市要素資源和輻射半徑的圈定。

無獨有偶,在剛剛落幕的省第十五次黨代會中,對于城市路網的建設同樣有着規劃和目标:到2027年,高水平交通強省基本建成。

透過日漸成型的快速路網,我們能一窺杭城落墨未來的走筆軌迹——

杭州西南中心城市規劃(未來我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杭州)1

三墩互通

杭州西南中心城市規劃(未來我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杭州)2

路網延伸

每一步,都是城市發展的雄心

站在展望未來的基點,首先要回望曆史的起點。

開車行走在杭州四通八達的快速路網上,或許很少有人記得,曾經的杭州很小,1995年以前,杭州市區面積僅430平方公裡,是全國排名倒數的“迷你”省會。

從1996年開始,杭州陸續并入濱江、九堡、下沙、三墩、蕭山和餘杭,在市區面積不斷拉大的同時,杭州的第一條快速路——中河高架(文晖路匝道-望江路匝道),于1997年開建,隔年開通。

不難發現,路網延伸的每一步,背後都是城市跨越發展的雄心。

2002年,東西走向的德勝快速路建設提上日程,因杭州提出了“城市東擴,旅遊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的城市發展方向。

2014年,當杭州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組團”的城市規劃結構,“三縱五橫”的快速路骨架網絡規劃升級為“四縱五橫”,新增貫穿城西的“吉鴻路-紫金港路-紫之隧道”一線,将餘杭、良渚、瓶窯和臨浦都串了起來。

2017年,快速路承擔起“45分鐘時空圈”的使命,為杭州沿江區域協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助力“擁江發展”戰略。

杭州西南中心城市規劃(未來我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杭州)3

興業街

城市骨架被完全拉開。杭州,不再是二十多年前那個“圍着西湖攤大餅”的迷你小城了,一個“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生态型”特大城市新型空間格局,浮出了水面。

與此同時,快速路的建設速度在不斷刷新。

在2017年底,杭州快速路總裡程僅為182公裡,從1998年中河高架通車算起,花了19年時間。而從2018年至今的短短四年多,杭州新建快速路裡程就達253公裡。

“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對于杭州作為江南小城,是否需要上天入地略顯嘈雜的快速通道存在争議;那麼現在城市定位的轉變,對快速通道的渴求也顯而易見了。”杭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資深工程師趙立維說。

在他看來,不斷建設、調整的快速路網,承載着杭州在全球城市坐标系中持續躍升的“野心”,“承辦了大型賽會的杭州,直指‘世界名城’,與之匹配的城市交通體系必然要重構。”

杭州西南中心城市規劃(未來我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杭州)4

以路為棋

落子布局,加速要素流通

站在最新的杭州市快速路網規劃建設圖前,依然有不少人存在這樣的困惑:既然不是從中心往外“攤”大餅,而是組團式發展,為什麼杭州的快速路還是以中心城區為原點,向外畫“延展線”?

杭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呂劍對此早有研究,在他看來,恰是這樣的路網布局,讓組團式發展不會成為“空中樓閣”。“郊區新城發展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很多高等級的公共服務功能還不夠,必須與公共服務更完善、就業機會更多的中心城區連接,這就離不開快速路的通達。”

恰如“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才能有發展,鄉村如是,新城亦如是。

道路是城市的年輪,亦是“棋盤”上的經緯線。縱觀杭州的路網布局會發現,快速路正支撐起杭州重點區域的發展基點——

城市東端,錢塘快速路、江東大道快速路兩條快速交通走廊承擔起了“城市東擴”的重要使命,貫通錢塘區、聯系杭州主城區,形成珍珠串産業、空間發展軸,助力錢塘區不斷做大做強經濟“蛋糕”。

城市西側,天目山路、文一西路、留石快速路、彩虹快速路西延4條東西向大動脈,共同構成了城西科創大走廊“一體兩翼”的“金紐帶”,串聯起了大走廊區域重量級的産學研高地,也為火車西站樞紐提供了快速疏解通道,助力城西科創大走廊打造“創新策源地”。

可以說,快速路和地鐵這對城市交通“雙生子”,一步步用速度換取市民出行的時間,用時間來拉近城市多極的空間,用空間來換取沿線的發展機會。

杭州西南中心城市規劃(未來我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杭州)5

莫幹山路大道

瓜随藤長,這也意味着,城市功能布局悄然改變。

譬如現代物流産業,在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設下,再度向杭城外圍“遷徙”,把城市中心位置的黃金空間,留給市民居住,也讓高精尖産業的落地有了輾轉騰挪的可能性。

又譬如未來科技城這片杭州城西更西處的“老餘杭”,因快速路的聯通,承接主城的部分職能,成為從田畈上生長出來的杭州第三中心。

以路為棋,杭州這位“棋手”喜用伏筆,從“兩路一環”到“四縱五橫十一延”,每一段路網的句号,都是下一次布局的起點,480公裡自然也不是終點。

在6月舉行的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杭州市委書記劉捷就曾指出,要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資源加速流動;要大力推動節點城市協同發展,主動接軌上海,加快推進杭州都市圈建設。

目前,杭州已啟動新一輪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向着“兩環八橫五縱八連”的快速路網新格局、新目标邁進,預計到2023年,杭州快速路總裡程數将突破500公裡。

杭州西南中心城市規劃(未來我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杭州)6

快馬加鞭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就像劉捷提到的“加快推進杭州都市圈建設”一樣,關于未來的想象中,城市道路所能承載的極限,将決定未來發展高度的上限。

對于杭州來說,縱橫交錯間,勾連起來的不僅僅是一座城内各區域的互聯互通,更可以凝聚成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強大助力。

“其實快速路網建設可以和鐵路樞紐放到一起來看。”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徐劍鋒說,“比如對很多城市來說,就缺乏高鐵站和城市之間的快速連接。”

杭州不一樣。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西站樞紐、南站樞紐等對外客流主樞紐均有快速路網直連直達,結合軌道交通網的集散,實現了進出杭旅客的快速疏散功能。

伴随着通城大道(機場高速-站文街)的通車,杭州南部立體交通網絡逐漸成型,錢塘江北去杭州南站更便捷了;杭州西站樞紐快速疏散條件則更為優越,有運溪高架路、文一快速路和留石快速路與東西落客平台直連。

杭州西南中心城市規劃(未來我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杭州)7

江東大道

同樣相連的,還有快速路與高速公路。錢塘快速路通過留下互通與杭瑞高速無縫對接,西可通往安徽黃山,東可跨過錢塘江直抵大江東;上塘快速路通過南莊兜樞紐,與長深高速相連,往北可輻射至上海、嘉興、南京。

“快速路不是孤立的。”在呂劍看來,随着杭州“十城區”實現快速路網全覆蓋,繞城高速内“四縱五橫”快速路骨架網絡基本建成,繞城高速外的快速聯絡通道逐步建立,高速公路、快速路、主次幹道的轉換,也就一通百通了。

這無疑給杭州這匹主動提速融入長三角的“快馬”,再加了一鞭。

路網的織密、提升、優化,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最終帶來的是生活的改變。

由此帶來的城市能級品質的雙躍升,不在枯燥的發展數字,也不在日漸密集的地圖标識中,最終的答案,一定是在杭州人點點滴滴的幸福感之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