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西夏黑水城的神秘寶藏

西夏黑水城的神秘寶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3:46:01

西夏黑水城的神秘寶藏?在内蒙古的最西端阿拉善盟額濟納河下遊戈壁的邊沿,有一座殘存的古城遺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西夏黑水城的神秘寶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西夏黑水城的神秘寶藏(千年黑水城西夏寶藏的秘密)1

西夏黑水城的神秘寶藏

在内蒙古的最西端阿拉善盟額濟納河下遊戈壁的邊沿,有一座殘存的古城遺址。

黑水城

遺址呈長方形,周長約1公裡,四周有殘存的城牆。在東西兩面的城牆中設有城門,并築有甕城。這些城牆雖然已經曆經千年的大漠風沙,殘存下來的仍舊有10米之高。城牆為夯土闆築,内有橫木、繩索和荊棘相勾連。城池的内部有街道、房屋、牆壁在黃沙中露出頭來。在城外的西南邊向,另有一座星期堂完好無損地屹立在荒原之中,這座星期堂呈蒙古包頂、壁龛樣式的清真寺造型。城牆西北角,有五座高低不等的覆缽式佛塔,十分惹人注目。這就是傳說中的黑水城遺址,是古絲綢之路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弘大的一座古城。

黑水城

黑水城是西夏國的古都,黨項語叫“亦集乃”,是西夏國一個榮華的邊鎮和駐軍重鎮。西夏國王李元吳為了鞏固國家的邊防,在這裡設置了兵強馬壯的“黑山威福軍司”。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黑水城由職位很高的王公戍守。黑水城繁盛時,有着柔美的自然環境,并不是像今天這樣遮天蔽日的黃沙情形。當時,這裡水草豐美、天氣适宜、林木衆多,人們過着清閑充足的生活。西夏死亡後,元朝在此設置“亦集乃路總管府”。公元1372年,明朝上将馮勝攻破黑水城,黑水城就從此廢棄了。

黑水城

西夏國都興慶府被蒙古雄師攻破之後,黑水城尚未失守,其間西夏國一些重要曆史文獻和金銀财寶被轉移到黑水城,并在此掩藏,從此豐碩多彩的寶藏故事就開始流傳開來。民間傳說引來了無數的盜寶者,黑水城聞名于世就是因為探寶而意外發現文物引起的。

黑水城文物

1886年,俄國粹者波塔甯是第一個來到黑水城的現代人。他在額濟納河考查時,無意間發現了黑水城遺址。他的到來揭開了一個古國文明的神秘面紗,但也給這裡帶來了劫難。1908年,俄國人科茲洛夫來到黑水城,買通本地王公,先後進行了三次發掘,打劫了西夏文刊本和寫本古籍數千種,征用了近百峰駱駝才得以把這些文物運走。這些文獻書籍中,僅稀有的書籍就達34種,此外另有漢文、藏文、回鹘文、突厥文、女真文、蒙古文、叙利亞文等書稿。

盜寶賊

科茲洛夫将這些文籍運回了俄國彼得堡,分别珍藏于俄國科學院亞洲博物館和俄羅斯博物館,轟動了全世界。科茲洛夫為了炫耀他到中國“探險”的功勳,寫了本名為《蒙古、安多和故城哈拉浩特》的書,書中寫道:“(他)贈送給探險隊一大批收藏品,整整一個圖書館的書、紙卷、手稿,約有300多幅畫在亞麻布和紙上的佛像……體現了區别文明程度的金屬鑄像和木雕泥塑、畫闆、塔的模子和好多其他的東西。”“在哈拉浩特(即黑水城)遺址渡過的幾天中,探險隊總計獲得下列各種物品:書、紙、金屬貨币,婦女點綴、多少家庭用具和日用品之類的東西;在數量上,我們收集的考古資料裝了10個普特重的郵箱。”1普特相當于16公斤,也就是說,科茲洛夫第一次發掘就盜掘了160公斤重的我國西夏文物。科茲洛夫在黑水城的盜寶之舉吸引了更多的盜寶者來到這裡,以各種名義挖掘地下深埋的寶藏。從此,黑水城就陷入了一輪又一輪的盜掘之中。

西夏文物

1915年,英國人奧萊羅·斯坦因帶領中亞探險隊以“探險”的名義來到黑水城盜寶。路過了一番挖掘之後,他和他的探險隊發現230冊貴重的漢文古籍和西夏文書。1923年,美國人蘭登·華爾納、雷勒斯·傑恩又在黑水城進行了10天的發掘工作。1927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領的中德西北科學考查團在黑水城掘得一部元刊本《大藏經》。1930~1931年,中德西北考查團發掘出10000多枚居延漢簡,此刻存于美國國會圖書館,成為鎮館之寶。就這樣,一座反應西夏古代文明以及周邊國家文明的龐大圖書寶庫被瓜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