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我在早上8:45分随着滾滾人流進入錦裡。一天時間裡,錦裡的各條小巷被我足足逛了個遍。等邁出錦裡大門時,已然傍晚時分了。
在附近找一家“蒼蠅館子”落坐,點一盤“爆炒回鍋肉”、一份“麻婆豆腐”、一碗“豆花”,外加店家自釀的三兩土酒,地道的四川麻辣鮮香就齊活了。
吃飽喝足,付帳交錢。拍拍肚子,嗯,感覺不錯。用一句當地方言來說:“真是巴适滴很!”
瞧手表,時針才指向20:10分。于是,當即作出決定:再去錦裡,感受一番夜色裡的明清古街,嗅一嗅那股子前朝遺味兒……
夜幕降臨,錦裡依舊是人來人往。大紅燈籠高高挂,與夜幕相印成趣,美不勝收。
夜色之中,遊人或情侶們行走在青石闆鋪就的街道上,聽着腳下皮鞋踏在石面上,發出“笃笃”的脆響;目光随意四周撒掃着,這是一份讓心靈平靜下來的享受。
一時間,仿佛讓人進入了隻有在夢境中才可能會發生的,那種百轉千回、欲推還迎的溫磬......
瞧:這家店鋪上方的招牌,是的,這就是“老成都的味道。”
這裡的夜市正火,白天見到的那些林林總總美食,晚上依舊火爆地向遊人們展示着其誘人的味道。
瞧着這一碗鋪滿了酸辣調料的餃子,一夥北方人望而卻步。他們驚叫:“哎媽!瞧這一滿碗辣子油,乍下口呀?咱北方不帶這樣吃餃子滴!”
于是,身旁的衆遊人便哄笑了。這笑聲是善意的,是那種特能理解、特别感同身受的那種會心的笑......
這“三大炮”的點心作坊,再瞧店鋪裡架起的那尊大炮。不由道出一聲喝彩,我了個去!這架式誰能比。
啧啧啧。
街道兩旁,依舊遍布大小餐桌,圍的滿滿滴全是男女食客。
這位兄弟買來各種心儀美食,與朋友們喲喲喝喝地吃的正開心。見到我揣起相機,忙喊:“嗨,哥們,别......!”
沒等他喊出來那個“拍”字,這廂的我卻早已将相機快門按了下去。
真是不好意思,這位兄弟被“定格”了。
夜色裡的錦裡味道依然很濃,仿佛白天的喧嚣勁兒還沒有退去,反而更高漲起來——
激光燈在石闆街上打出一片通紅,中間亮出七個白色大字:“成都的生活方式”。
的确,成都人就是這樣生活的,他們是有福氣的人。
渡步在夜色裡的錦裡,已然記不起生活的忙忙碌碌。眼睛瞧見的每個遊人臉上都帶着安詳的微笑,于是生出一個念頭:多麼渴望能生活在這樣一方天地裡,再不願重新踏入滾滾紅塵。
瞧見沒:那個大紅燈籠旁打出的一個招牌,上書三個大字——“不存在”。
“不存在”,這是成都方言裡的一個俗語。撂在普通話裡講,那就是“沒關系”的意思。
來來來,英雄也要問出處。走進這裡,你的困惑便統統都可以找得到答案。
小店裡懸挂的物件,是那麼的精緻,手工的東西在現在機械化大生産的時代總顯得格外珍貴。
一間茶館,五六排坐椅,七八個茶客。牆壁上,橫持一枚巨幅大字——空。
知道了成都方言“不存在”三個字的意思,你再瞧瞧這個牌牌上的六個字兒,準能發出會心的微笑——“跪就跪,不存在。”
呵呵呵,真是成都男人的大氣量!
這酒巴裡的酒可真心不便宜喲——
錦裡有不少酒吧,晚上聚集着形形色色的人等。他(她)們在昏黃的燈光下,伴着酒吧歌手的高唱,喝着屬于自已的酒,多少還是有那麼一絲絲情調的。
隻是,這些酒吧裡都在放着高音炮,“嗵嗵”地,很吵!
夜色錦裡,越夜越有味兒!來錦裡,喝小酒,也不失為一種現代都市夜生活方式。
沒錯,在這裡漫步最能體會到草根們的生活。這種閑散的步調,不會催着你、趕着你、叫你心煩、叫你慌忙。
那一束束泛黃的燈光,隻會叫你顯得溫柔,或者更溫柔......
皮影戲是中國一門集戲劇、音樂、美術、手工藝等多種藝術手段與一體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曆史,深受百姓和小孩子們的喜愛。
真心不明白,為什麼許多當地人總是跟自已的耳朵過不去。你瞧,這一排掏耳朵的男女們。
其實,這是個壞習慣。醫學上早有定論:經常掏耳朵的人,很容易導緻耳内膜因長期受傷,而長出東西。這個“東西”,就是癌!
烏亮的青石闆在紅紅的燈光裡散發着幽幽的光,燈火闌珊。遊人尚未散去,映着水中的倒影,讓人恍若時空倒流。
每一盞燈光下面仿佛都有一個遙遠的故事,每一扇窗口後面仿佛都打開一段時光之門……
在古街随心所欲地逛,看這一片燈火闌珊夜,還是蠻有意境的。畢竟,錦裡有一個口号,叫做“成都的生活方式”。
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中,夜已深了。錦裡的遊人逐漸稀少,各家小吃店鋪内的美食,也盆光料盡,隻餘下這半盆紅紅的酸辣調料。
小吃店鋪也開始上門闆,紛紛打佯
回首走過的古街,一切的春秋曆史、所有的“三國”故事,那些雄姿英發、羽扇綸巾、鐵馬金槍......
有如這一縷縷的夜風,統統都飄過去了。
錦裡的夜生活,就像一份揣到你面前麻辣鮮香的川菜:濃烈、熾熱,食之冒汗。然而,卻又讓人享受到一種短暫脫離紅塵之後的安甯……
臨近午夜時分,我靜靜地走了。
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手,不帶走錦裡的一片雲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