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學
1、胡克定律:f = kx (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系數,隻與彈簧的長度、粗細和材料有關)
2、重力: G = mg (g随高度、緯度、地質結構而變化)
3、求F1、F2的合力的公式:
兩個分力垂直時: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定則。
(2) 兩個力的合力範圍: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體平衡條件: F合=0
或 Fx合=0 Fy合=0
推論:三個共點力作用于物體而平衡,任意一個力與剩餘二個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動摩擦力: f = mN
說明:①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m為動摩擦因數,隻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N無關。
(2 ) 靜摩擦力: 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
大小範圍:
說明:①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功,還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④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
6、 萬有引力:
(1)公式:
(适用條件:隻适用于質點間的相互作用)
G為萬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m2 / kg2
(2)在天文上的應用:(M:天體質量;R:天體半徑;g: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r表示衛星或行星的軌道半徑,h表示離地面或天體表面的高度))
a 、萬有引力=向心力 F萬=F向
即
由此可得:
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使物體掙脫地球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使物體掙脫太陽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
7、 牛頓第二定律:
理解:(1)矢量性 (2)瞬時性 (3)獨立性 (4)同體性 (5)同系性 (6)同單位制
8、勻變速直線運動:
幾個重要推論:
(4)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5)初速無論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連續相鄰的相等的時間間隔内的位移之差為一常數
9、勻速圓周運動公式
注意:(1)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向心力就是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總是指向圓心。
(2)衛星繞地球、行星繞太陽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
(3)氫原子核外電子繞核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庫侖力。
10、平抛運動公式: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即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
11、 功 : W = Fs cosα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計算)
(1)力F的功隻與F、s、α三者有關,與物體做什麼運動無關
(2)理解正功、零功、負功
(3)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12、 動能和勢能: 動能:
重力勢能:Ep = mgh (與零勢能面的選擇有關)
13、動能定理: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14、機械能守恒定律:機械能 = 動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條件:系統隻有内部的重力或彈力(指彈簧的彈力)做功。
15、功率:
16、功能原理:外力和“其它”内力做功的代數和等于系統機械能的變化
17、功能關系: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
摩擦力乘以相對滑動的路程等于系統失去的機械能,等于摩擦産生的熱
18、物體的動量 P=mv,
19、恒力的沖量 I=Ft
20、動量定理: Ft=mv2—mv1
21、動量守恒定律
适用條件:(1)系統不受外力作用。(2)系統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為零。(3)系統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為零,但合外力遠小于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4)系統在某一個方向的合外力為零,在這個方向的動量守恒。
完全非彈性碰撞 mV1 MV2=(M m)V
22、簡諧振動的回複力 F=-kx
23、單擺振動周期
24、彈簧振子周期
共振:驅動力的頻率等于物體的固有頻率時,物體的振幅最大
25、機械波:機械振動在介質中傳播形成機械波。它是傳遞能量的一種方式。
産生條件:要有波源和介質。
波的分類:①橫波: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有波峰和波谷。
②縱波,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有密部和疏部。
波長λ:兩個相鄰的在振動過程中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總是相等的質點間的距離。
注意:①橫波中兩個相鄰波峰或波谷問距離等于一個波長。
②波在一個周期時間裡傳播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
波速:波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機械波的傳播速度由介質決定。
注意:波的頻率即是波源的振動頻率,與介質無關。
27、浮力
28、密度
29、力矩 M=FL
30、力矩平衡條件 M順=M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