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出人設,好歹活出些槽點
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聽說三次元也有人設這個概念的呢?哦對了,是從某些人設開始崩塌的時候。
說起來這事好笑,一個人好端端的活在世上,立體、豐滿、有血淚也有尿性,這還不夠看的?非要搞一些簡單粗暴且做不到的标簽貼身上,結果就是小奶狗一扭臉點上根煙、老幹部一關門掏出根鞭、學霸們指鹿為馬、傻白甜坐地成仙。哪怕是那些還沒崩的也已經岌岌可危了,畢竟這世界上永遠不缺比你能裝的人。
知道當年秀蘭·鄧波是怎麼被後浪拍死的嗎?就是因為年紀大了,以前臉上那點嬰兒肥都轉移到胸口上了,本該及時切換角色,結果卻怕觀衆接受不了,就這麼稍微一耽誤,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以說成也人設,敗也人設,世人都見人設好,但其中酸苦誰設誰知道。哪怕是你現在設成功了,有名堂了,也還要一直跟批量生産出來的同款們相互競争,分高低,論輩分,到底是誰模仿了誰,就是那些苟活下來的人設主們下一個将要面臨的問題。
魔鏡魔鏡......算了,我你媽不問了
舉報,有人模仿我的人品
前兩期一直霸占舞台的陳寔,今天終于退居幕後了,接替他上場的是其長子——陳紀,字元方,那年他十一歲。
話說十一歲的陳紀某天去拜見袁先生(注意,這是一位神秘人物),被問了幾個難纏的問題。
袁先生:“你爹在太丘那個地方幹得不錯,遠近聞名,交口稱贊,請問你知道他都做了哪些漂亮事嗎?”
如實禀報,倒也不難。
陳紀:“我爹在太丘時,對豪強以恩德安撫,對百姓以仁義寬慰,讓他們都能安居樂業,時間久了人們也就對他更敬重了。”
袁先生:“我過去也曾在邺縣做過縣令,治理之法也是如此,那麼不知道是你爹模仿了我呢,還是我模仿了你爹呢?”
這明顯就是刁難人了,如果換做是我,大概率會說問你媽去,那我可就慘了,因為在原文中袁先生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用了一個“孤”字來指他自己,膽敢稱孤道寡的人,最次也得是個王侯或一方之長(當年袁紹任冀州牧的時候沒事就老孤孤的),這種人惹不起,所以還得另想答案。
陳紀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周公和孔子也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但他們應對世事的态度卻是一樣的,所以不必非得是誰模仿了誰吧。”
答得很好,但這段子怎麼看都應該出現在“言語”篇中,為什麼劉義慶會把它安排在政事裡呢?
你這爹太招事兒了
模仿,是件很難的事情
廣告界特别喜歡幹的一事,就是對外鼓吹“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回過頭又試圖從這些獨一無二的人身上找出相同點并加以利用。這說明人在一定安全範圍内是希望自己與衆不同的,自以為大人物的那些家夥更是如此。
說白了就是刷存在感,不計後果的那種。
我記得在《閱微草堂筆記》裡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某人生病請郎中開藥,吃了幾副不見效果就換了個主治大夫,新來的這位要求看看之前的藥方,但家人怎麼找都沒找到。
這時,一個報恩的幽靈出現道出實情,原來先前那位郎中開的藥方完全沒有問題,隻不過這副藥見效比較慢,可如果讓新來的郎中看到,他就一定會修改其中幾味藥——以顯示他的高明,即使完全沒有必要——可想而知,修改後的藥方還不如原先的好,所以幽靈棋高一招,搶先把藥方藏起來了。
那家人聽完此事,就對新郎中謊稱藥方已失,請他直接開方無妨,事後兩張藥方一對照,果然分毫不差。人性之複雜又好猜由此可見一斑。
小時候聽過一句話叫“新官上任三把火”,以為新領導都意氣風發,勇于破局,後來看多了這類人的嘴臉才逐漸明白,放火不是為了改進,過去一切壞的好的差不多的統統燒掉,就為了告訴你們上頭換人了,僅此而已。
所以陳紀那句“不必是誰非得模仿了誰”實在是所有當權者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放在政事篇中簡直太合适了。
完
【世說新語·政事】三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咨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裡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世說新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