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車轱辘獲悉,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重慶鈴耀汽車有限公司。此舉預示着進一步淡化鈴木标簽徹底宣告退出中國市場,同時也是宣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鈴木出租車逐漸被取代,曾經的拓兒車和羊兒車記憶封存,現在的啟悅出租車還能殘存多久?
鈴木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汽車公司之一,早在1984年就首次向中國提供技術。1993年與長安汽車合資成立長安鈴木。在中國夥伴的大力協助下,生産、銷售鈴木開發的車型。可以去說,鈴木開啟了日系車在華的合資時代。
作為國内大型的綜合性現代汽車制造企業,長安鈴木不僅從日本鈴木引進科學管理模式,還推行國際通行的“精益生産”方式,車型從奧拓到羚羊、雨燕到啟悅,從天語SX4到鋒馭和骁途,再到最後的維特拉,鈴木在華每一款車型都是節油的典範,發動機且很皮實耐用,而至今雨燕小鋼炮還很受改裝用戶青睐。
在經濟收入都相對較差的時候,長安鈴木的奧托和雨燕可謂是小型汽車的經典車型,備受初次購車消費者青睐,良好的口碑在坊間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回顧長安鈴木的風光,2008年至2011年銷量分别為10.25萬輛、15.01萬輛、20.00萬輛、22.00萬輛。長安鈴木在國内市場銷量持續增長,并在2011年達到巅峰。
随着中國經濟的騰飛以及中國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中國消費者對汽車已經不是從無到有的階段,已然對汽車産品有着更高品牌和更大尺寸需求。顯然,長安鈴木并沒有抓住這次市場轉變的機遇,依然堅持微型和小型車的開發。自2012年開始銷量持續下跌,2012年同比下滑26.42%到17萬輛,到2018年僅僅剩下3.45萬輛的銷量。
由于銷量持續走低,業績年年虧損,2018年9月鈴木汽車以象征性1元錢的價格轉讓持有長安鈴木50%股份給長安汽車,标志着鈴木汽車正式退出中國市場,轉戰微型車銷量較高的東南亞和南亞市場。不過,由于鈴木汽車與長安汽車的協議要到2022年才結束,在此期間長安鈴木依舊可以生産、銷售、懸挂帶有鈴木車标的車型,不過2022年很快就來到。
寫在最後
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重慶鈴耀汽車有限公司,進一步去鈴木化,位于重慶兩個産能共35萬輛的整車工廠,産能利用率極低的問題也需要解決。長安鈴木工廠早已經開始代工長安品牌旗下車型,包括長安奔奔以及長安CS55等車型均有在該工廠代工生産。未來,或許不僅僅隻有長安汽車品牌投産,特别是新勢力汽車品牌可能在該工廠投産,達到激活工廠産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