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大家都在說,為什麼在日韓旅遊時大街上到處都能看到漂亮的女孩子們穿着自己國家的傳統服飾。
而我們經曆了長久曆史的漢服卻無人問津~
終于,漢服經曆了這兩年小衆的發展,邁出了向大衆的第一步!
有沒有感覺今年特别明顯,街上穿漢服的小姐姐越來越多了。
甚至國家為了推廣複興我們的傳統文化服飾,還官方規定了三月三為中國華服節。
但是你知道嗎?由于我國曆史悠久,服裝也是會變遷的。就算是漢服,也是有不同的形制的。
如果本身不在意形制就随意了,在意形制的話先了解一下?
一. 漢/周制
周朝和漢朝太古早啦,很難找到形象資料,以前漢服圈流行過曲裾深衣。
但自從馬王堆出土後,這些曲裾被證實跟曆史上的馬王堆曲裾差距甚大,之後就糊了。
上圖是出土曲裾和現代曲裾,非常明了,完完全全兩種衣服,而不是什麼所謂的“沿革”或“改良”。
二. 魏晉形制
也是目前争議比較大,有同袍指出所謂魏晉風隻是現代商家臆想出來的。 所以這裡不多做介紹啦。
三. 唐制
雖然曆史上的做法存疑,依然不影響受歡迎的程度。仙裙飄飄,抖音最愛,轉起來你就是人群中最大的圈!
而且唐襦裙顔色最絢麗!
但是唐制有一個很大的缺點: 它是最顯胖的,瘦子穿都能變成桶。
四. 宋制
既有足夠史料實物支撐,又相對符合今人的審美。曆史與時髦并存,美觀與日常同在。我們的口号是一一仙女系裡最考據,考據系裡最仙女!
宋朝的真好看,看上去又舒服又飄逸。
而且宋制最實用 ,比如宋褲,當家居服或者平日外出亂逛(非正式場合)都很好穿。
五. 明制
明制挺值得推廣的,時間晚近容易還原,服裝版式比較藏肉,而且對全年齡都友好。
而且明制最華麗,穿這個的都是富婆!好看的真就是一分錢一分貨,明制那幾個單品就要上千了,山澗桑擷齊胸都是兩三千。
以上就是現在主流的漢服啦,如有遺漏,歡迎大家在評論裡補充!
現在氛圍已經很好了,越來越多的女孩子開始穿漢服,并且已經開始成為潮流 。
但是有些所謂的漢服愛好者對門外漢的要求也很嚴格,喜歡抓着形制問題相互攻擊一一
“你這個形制不對”
“魏晉風不是漢服”
“你這個是改良的不是漢服”
我的天,我們的民族傳統服飾每朝每代都在發發生變化,怎麼到了現代就不讓變了?!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非常好看的漢服改良:
複興不是複古,服裝最終是要融入生活中去。漢服的重點應該是好看和質感,而不應該是形制。
漢服要複興,在涉及到一些寓意和民俗方面的規定要堅持,但是一點點無傷大雅的小改良真的有必要視為仇敵嗎?
比如曲鋸是繞三圈還是繞四圈,我是不覺得這有多重要!
你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