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考上公務員基本上都是從科員開始幹起,然後是副科、正科......逐級往上。但很少有同學了解機關工人,有的人認為隻有事業編制才有工勤崗。其實不然,行政編制也有工勤崗位,隻不過近年來機關工勤人員越來越少了,很多機關單位已經不再新招機關工人了。那麼什麼是機關工人,機關工人和公務員又有哪方面的不同?下面我來向大家簡單介紹。
在以前的社會體系中,公民分三種身份:農民、工人、幹部。一般來說,工人歸勞動局管理,幹部歸人事局管理。在沒有實施公務員制度以前,大家都屬于國家工作人員,有的以工人身份在政府部門等待轉幹的工作人員,以前稱之為“以工代幹”,也就是準國家工作人員。現在逐漸弱化這一觀念。現在主要是聘用制度,按照崗位來劃分。幹什麼崗位,就是什麼稱謂。現在的幹部,主要是指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等等。
那麼幹部和工人的區别大嗎?答案是非常大:
(一)、工資待遇在同學曆、同工齡,甚至同工作性質的情況下工人較低;
(二)、在同樣的工作崗位上付出同樣的勞動,組織上提拔人員優先考慮幹部;
(三)、工人必須每幾年參加職業道德考試,具備“老黃牛精神”,幹部則不需要屢次考試;
(四)、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之前,工人每月必須要交納養老保險,幹部則不需要。退休後工人領取的是“養老金”,幹部領取的是“退休金”。
當然以上隻是種種不同的顯著表現,在此不逐一例舉了。在此申明一下,不是說考上機關工人不好,個人覺得工作無貴賤之分,都是為人民服務。
下面在談談機關工人的工資待遇情況。
機關工人實行不同于公務員的基本工資制度。機關工人分為機關技術工人和機關普通工人,機關技術工人實行崗位技術等級工資制,基本工資由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構成,崗位工資根據工作難易程度和工作質量,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三個技術等級和技師、高級技師兩個技術職務設置,分别設若幹項工資檔次。每個技術等級(職務)分别對應一個工資标準。機關普通工人實行崗位工資制,基本工資由崗位工資一項構成。
機關工人的正常晉升工資辦法。
機關工人年度考核合格後,每兩年在相應的崗位工資标準内,晉升一個工資檔次。技術工人共有18個工資檔次,普通工人19個。這一點很類似于公務員的“兩年晉檔”。下面是我從網上找的一個機關工人工資标準表,這個是幾年前的老标準,已不适用,但是格式和方法還是相同的。
機關技術工人晉升技術等級(職務)後,執行新的技術等級工資标準。也就是說,初級工晉升到了中級工,崗位工資标準由初級工調整到中級工水平,相應的工資檔次也做相應調整。
新參加工作的機關工人,實行學徒期和熟練期制度。
技術工人學徒期分為兩年和三年,每年的工資标準逐年遞增,學徒期滿後直接定級為初級工1檔。普通工人熟練期滿後直接定級,執行普工1檔。
大學本專科及中專、高職、技術學校畢業生,錄用為機關工人的,均實行一年試用期,按其工作崗位分别執行熟練期或學徒期最後一年的工資标準。試用期滿後,大學本科生執行初級工3檔(技術工人崗位)或普工3檔(普通工人崗位)。大學專科生執行初級工2檔(技術工人崗位)或普工2檔(普通工人崗位).其他人員分别執行技術工人或普通工人的定級工資标準。
普通工人經考核合格後可以轉為技術工人,根據同等級條件技術工人的工資水平重新确定工資待遇。不管是技術工人還是普通工人,隻要是年度考核在稱職(合格)以上的,都可以和公務員一樣享受年終一次性獎金,标準是本人當年12月份的基本工資。如果年度考核是基本稱職、不稱職(不合格)的則不發放。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總結的機關工人政策和待遇方面的不同之處,希望大家對機關工人具備一定的了解。不管是幹部身份也好,工人身份也罷,都需要兢兢業業為國家、社會和人民努力工作。再次祝願未上岸的小夥伴們能再接再厲,平安渡過疫情,來年能夠成功上岸,實行自己的理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