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曆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第三個朝代,從後晉高祖石敬瑭936年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曆了兩個皇帝,總計12年。為與司馬氏的晉朝相區别,又别稱為石晉。
後晉的開國皇帝沙陀人石敬瑭是後唐開國的功臣,他曾經多次在危難中救護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和明宗李嗣源。李存勖和李嗣源都十分器重他,李嗣源甚至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後唐建立後石敬瑭任河東節度使(今山西),石敬瑭成為當地軍民最高指揮官。
石敬瑭在河東政績很高,而且生活清廉,很受當地人的歡迎。但李嗣源死後後唐内部互相傾軋,石敬瑭受李從珂的猜忌,因此漸漸産生了反唐的計劃。當李從珂決定将石敬瑭調離河東時,石敬瑭決定反唐,不用李從珂的清泰年号,以明宗年号稱長興七年。
石敬瑭在河東的兵力不足以抵擋後唐的進攻,因此石敬瑭決定求救于契丹。作為條件,他同意割讓燕雲十六州(此十六個州,屬今河北和山西)給契丹,并對遼太宗耶律德光稱“兒”。在這種情況下,耶律德光決定幫助石敬瑭。
契丹和石敬瑭的聯軍打敗了後唐,攻入後唐首都洛陽。後唐滅亡,石敬瑭稱帝,國号晉,史稱後晉。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唐的“土”德之後為“金”德,因此後晉以“金”為王朝德運。後晉移都開封,并按約将16州讓給契丹。并向契丹稱兒皇帝,契丹封其為“晉帝”。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為遼國和金國後來對宋朝長江以北地區的威脅打開了門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