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母乳喂養前需要知道哪些

母乳喂養前需要知道哪些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3:09:49

母乳喂養前需要知道哪些?□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 梁爽 王靖,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母乳喂養前需要知道哪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母乳喂養前需要知道哪些(新手媽媽看過來)1

母乳喂養前需要知道哪些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 梁爽 王靖

母乳喂養的好處已經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母乳喂養。堅持母乳喂養的媽媽都是十分辛苦且偉大的,但是因為缺乏經驗,很多新手媽媽難免會踩一些“坑”,走一些彎路。以下關于母乳喂養的三個問題,你了解幾個?

稀薄的母乳沒有營養?

牛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又白又濃,很有營養。很多人認為母乳隻有像牛奶一樣的顔色和濃度,才說明有營養。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牛乳是以酪蛋白為主,酪蛋白中磷蛋白與鈣結合,會導緻明顯的渾濁,呈現出不透明的白色絮狀凝乳狀。而母乳則是以乳清蛋白為主,稀薄的形态才是母乳原本該有的樣子。雖然母乳中的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與牛乳相比要低得多,不會像牛奶那樣又白又濃,但是母乳的成分配比是更适合嬰兒生長發育需要的。

此外,“孩子10個月母乳就沒有營養了”的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母乳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存在,它在時刻變化着。母乳不僅會根據寶寶的月齡、晝夜節律、外界環境溫度等發生變化,還會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進行成分的調節。例如,寶寶生病的時候通過吸吮乳房刺激媽媽的免疫系統,使得母乳中産生更多的免疫球蛋白抗體,提供給寶寶,增加寶寶的抵抗力,這些都是牛乳做不到的。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倡議,希望哺乳媽媽可以純母乳喂養6個月,并且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堅持哺乳24個月以上。我們也同樣推薦由寶寶主導的自然離乳。其實從寶寶吃第一口輔食開始,他就在自然的選擇離開媽媽的乳房。想要自然斷乳,可以逐步減少寶寶與乳房接觸的時間,利用其他有趣的事情吸引他的注意力,從而慢慢減少乳汁的分泌。具體的做法可以是每2日~5日減少1次哺乳,縮短每次哺乳的時間,增加哺乳的間隔時間。

乳腺增生會導緻脹奶?

母乳喂養對哺乳媽媽來說好處多多。多項研究顯示,哺乳推遲了排卵周期的重建,不僅可以減少乳腺增生發生的風險,還可以降低哺乳媽媽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從懷孕開始,乳房在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等各種激素的協同作用下,會發生一些正常的生理增生及變化——乳腺小導管的上皮細胞增生,乳腺小葉形成并增大,淺靜脈擴張,乳頭乳暈色素沉着加深,腺泡開始分泌形成乳汁。有一些媽媽會錯誤地認為上述的生理變化是乳腺增生疾病。

在門診,我們更多地會聽到哺乳媽媽把乳腺增生和奶脹兩件事情混為一談。“我有乳腺增生,乳房上這些脹痛的地方應該都是乳腺增生,因為乳腺增生所以我才會脹奶……”很多哺乳媽媽把乳房的生理性水腫和乳腺管堵塞都誤以為是乳腺增生。這樣的認知往往會導緻延誤最佳的處理、治療時機,增加發生乳腺炎或其他哺乳問題的風險。

哺乳期發生乳房脹痛的時候,媽媽首先要學會正确判斷乳房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寶寶的吸吮情況怎麼樣,是否達到每天8次~12次的有效吸吮,乳汁能否移出乳房,哺乳後乳房是否松軟。如果這個時候,媽媽沒有辦法自行判斷和處理,那麼請盡快尋求專業的支持和幫助。

為何體重不減反升?

産後6個月純母乳喂養的媽媽,每天比平時多消耗大約500大卡的熱量(相當于兩小碗白米飯的熱量)。哺乳期體重不減反升的媽媽,大多都是攝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

每個哺乳媽媽所需的熱量取決于年齡、身高、體重、活動水平、哺乳狀态。哺乳期女性控制體重,均衡飲食最重要,不推薦暴飲暴食。此時合理健康的飲食,将有助于哺乳媽媽減輕體重。

哺乳期女性的飲食應保證50%~55%的碳水化合物,12%~15%的蛋白質以及20%~30%的脂肪。2016版的《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推薦,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和海産品;選用碘鹽;産褥期食物要多樣不過量,重視整個哺乳期營養;每天比孕前增加80克~100克的魚、禽、蛋、瘦肉(每天總量為220克);每天喝牛奶400毫升~500毫升;每周吃1次~2次動物肝髒;至少每周吃1次海魚、海帶、紫菜、貝類等海産品。

喂母乳的媽媽要注意補充水分,養成喝清水的習慣,不要以果汁、飲料作為水分的補充。少食多餐,控制每天的能量攝入。适當活動,可以有效控制哺乳期的體重增長。

來源: 健康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