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絕句唐詩賞析?教科書式品鑒詩詞,唐詩宋詞品鑒的第382首古詩詞,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杜甫絕句唐詩賞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教科書式品鑒詩詞,唐詩宋詞品鑒的第382首古詩詞
《絕句》杜甫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古詩今譯:
兩隻黃鹂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鹭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着從東吳開來的萬裡船。
注釋解說:
(1)西嶺:西嶺雪山。(2)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3)泊:停泊。(4)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一帶。(5)萬裡船:不遠萬裡開來的船隻。(6)“絕句”是的名稱,并不直接表示詩的内容。這種形式便于用來寫一景一物,抒發作者一瞬間的感受。詩人偶有所見,觸發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詩人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一時不去拟題,便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
品鑒鑒賞:
壹
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
貳
詩歌以一幅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一種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前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複蘇,萌發生機時的顔色。“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黃鹂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鳥兒成雙成對,構成了一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而黃鹂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白鹭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适,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再者,首句寫黃鹂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鹭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着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一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叁
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詩人憑窗遠眺,因早春空氣清新,晴天麗日,所以能看見西嶺雪山。上兩句已點明,當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這就給讀者一種濕潤的感受,此句“窗”與“雪”間着一“含” 字,表現出積雪初融之際濕氣潤澤了冬凍過的窗棂,這更能寫出詩人對那種帶着濕氣的早春生機的感受。而“西嶺”,正是詩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嶺,想到西嶺山上的長久積雪,以西嶺上的千秋積雪代替窗上的殘雪,這就使所表達的意境更為廣遠。另外,詩人從少年時就懷有報國的志向,在曆經數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後終于有重展的機會,多年戰亂得以平定,這與詩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嶺,并以嶺上千年雪代窗上殘雪,進而給詩人以頑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聯系。
肆
末句更進一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複雜心情。一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亂平定,交通恢複,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用一個“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來飄泊不定,沒有着落,雖然他心中始終還有那麼一點希冀,但那種希冀,已經大大消減了。“泊”字,正好寫出了詩人這種處于希望與失望之間的複雜心情。而“萬裡”則暗示了目的達到的遠難,這與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從時間上,一從空間上,同寫出那種達到目的之難。三國孫權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譽為明主,作者借東吳代指孫權,暗示了杜甫對當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萬裡”、“東吳船”合而為一句,正是為了寫出那個“難”字。
伍
全詩看起來一句一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但詩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貫之,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托詩人内心複雜的情緒,構成一個統一的意境。一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随着視線的遊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内,卻寄托着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一線希望之時的複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
陸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鹂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剛抽嫩芽。“兩個黃鹂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态優美,自然 成行。晴空萬裡,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顔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 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柒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氣不好時見不到,隻有空氣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見。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近在目前。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詩人心情的舒暢不言而喻。下句再寫向門外一瞥,可以見到停泊 在江岸邊的船隻。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裡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當人們想到這些船隻行将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遊時,就 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隻是不能暢行萬裡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複,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隻,詩人也可“青春作伴好還鄉”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裡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裡,胸次何等開闊!
捌
這首絕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為一,其中起聯結作用的正是詩人内心的心緒。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内,卻寄托着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一線希望之時的複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對希望可否成真的無着和彷徨。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托詩人内心複雜的情緒,正是這首詩的主旨所在。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曾祖時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安史之亂中逃難到鳳翔,肅宗時任左拾遺,後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入蜀,在成都建草堂居住。一生中長期過着貧困流離的生活,不少詩篇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充滿憂國憂民思想,被後人譽為“詩史”。
專注詩詞,專注國學,感謝你每天都“在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8-14